| 
 新書推薦: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39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2018-2019)》是我国国内本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以中俄双语体现,这在中俄两国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与俄联邦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全球化系共同撰写。报告主要从两国人文交流、文化贸易和双边旅游三个方面介绍了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报告认为,两国人文交流亮点纷呈、数字内容产品贸易前景广阔、旅游发展潜能巨大。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文明型国家,两国需要共同解决如何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始终保持自己文明的影响力甚至为世界贡献-种新的 文明典范问题,这也是中俄文 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  
         
          | 關於作者: |   
          | 李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专业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对国外文化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有专业性研究。 A.H.丘马科夫,哲学博士,莫斯科大学地缘政治系教授,《全球化时代》杂志主编;俄罗斯生态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成员;“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 俄中合作课题“中俄合作的文化和哲学基础”(2019年一2021年)主持人。
 |  
         
          | 目錄: |   
          | 中俄文化交流年度报告中方报告(2018—2019)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中俄文化交流
 一 2018—2019年中俄文化交流总体状况:亮点纷呈,成就斐然
 (一)政府主导的中俄人文交流合作进展显著:两国互派留学生人数正迅速接近10万人目标
 (二)中俄两国文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内容贸易发展迅猛
 (三)中俄两国旅游人数双双高居榜首,迫求文化记忆催生中国“银发族”赴俄旅游浪潮
 二 中俄文化交流形势的研判:新时代、新趋势、新可能
 (一)汉语被俄罗斯正式纳入国家高考科目,“汉语热”将持续升温
 (二)2022北京冬奥会将进一步推动中俄两国体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三)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主体日趋多元,地区和基层间合作日益密切
 (四)关注用户体验度的个性化定制游将逐步超越无差异化跟团游
 三 中俄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与优化建议
 (一)以数字内容产品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激发中俄文化贸易的潜能
 (二)不断提高两国版权交易水平,促进经典文学作品互译
 (三)展现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激发两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
 中俄人文交流专题报告(2018—2019)
 一 中俄人文合作状况概述
 二 2018—2019年中俄人文交流的主要成绩
 (一)教育合作蒸蒸日上
 (二)媒体合作深入创新
 (三)体育合作强项互鉴
 (四)文化交流全民参与
 (五)青年交流覆盖面广
 三 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民间团体在中俄人文交流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项目的同时,兼顾大众流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利用好互联网传播途径,抓住5G时代发展机遇
 (四)继续加强中俄青年在各领域的全方位合作,重视少年儿童的交流
 中俄文化贸易专题报告(2018—2019)
 一 中俄文化贸易概况
 (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总体情况
 (二)俄罗斯对外文化贸易情况
 二 中俄文化贸易结构分析与主要特点
 (一)中俄文化产品进出口结构
 (二)中俄文化服务进出口结构
 三 中俄文化贸易前景的趋势预测
 (一)巩固人文交流成果,壮大对外文化市场主体实力
 (二)瞄准数字内容市场,创新中俄文化服务贸易模式
 (三)发挥口岸效应和集聚功能,推动中俄文化贸易升级
 中俄旅游专题报告(2018—2019)
 一 中俄双边旅游交流发展现状
 (一)中俄旅游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签证便利化程度逐步增强
 (二)中俄旅游交流推广形式多样,合作平台机制逐步形成
 (三)中俄旅游要素互融互通走向深入,出游满意度逐步提高
 二 中俄旅游目的地形象网络口碑传播效果
 (一)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效果对比
 (二)中俄目的地形象网络口碑对比
 三 中俄旅游目的地协同营销推广策略建议
 (一)目标市场:合与分
 (二)产品体系:城与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