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194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39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500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500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500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449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449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653
 
 
 | 
         
          | 編輯推薦: |   
          | 【案情回顾】生动有趣的案例揭示生活中隐藏的法律纠纷及隐患 【法理分析】深入剖析法律问题,条分缕析释明法律依据
 【知识拓展】触类旁通,延伸讲解相关法律知识
 【普法提示】一针见血指出应对方案,提升读者法治素养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北京市法院近三年审结的再审案例中,遴选出一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案例编辑成册。案例涵盖刑事、民商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案例呈现了近年来北京法院审判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展现了北京法院法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经验。案例编写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既可供法律界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以供法律爱好者学习使用。 |  
         
          | 關於作者: |   
          | 安凤德,男,1965年4月生,吉林扶余人,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全国法院审判业务专家,一级高级法官。 |  
         
          | 目錄: |   
          | 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案例一??
 合同履行迟延但在合同解除前已经能够履行的,判决当事人支付违约金而不判合同解除 / 003
 案例二??
 不可归责事由导致合同一时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违约责任的排除与例外 / 014
 案例三??房屋买卖定金合同的性质及效力认定 / 021
 案例四??
 双方存在明确借名买房意思表示系确认借名买房法律关系有效成立的必要条件 / 026
 案例五??
 借名买房房屋所有权的归属——解析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主义 / 033
 案例六??一房二卖的房屋归谁所有 / 039
 案例七??农村宅基地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 046
 案例八??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 / 054
 第二章?借款合同纠纷
 案例一??民间借贷纠纷的证据和事实认定 / 065
 案例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如何处理 / 072
 案例三??
 民间借贷案件如何证明己方主张——民间借贷案件的证明标准问题解析 / 076
 案例四??“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法律认定 / 083
 案例五??夫妻之间的借贷关系应如何认定 / 089
 案例六??
 不动产未办理抵押登记时抵押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096
 案例七??当事人的“自认行为”能否被推翻 / 108
 案例八??
 谁应为“没有法律根据”真伪不明买单——不当得利案件要件事实之证明责任分配 / 113
 案例九??
 持同一转账凭证二次起诉要求偿还借款是否构成虚假诉讼——单方虚假诉讼的认定 / 124
 ……
 |  
         
          | 內容試閱: |   
          | 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申请、检察院的抗诉或依职权,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提起再审、依法纠错的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后一关。如何通过再审案件依法纠错,统一裁判尺度,真正实现审监终审,一直是审判监督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了实现“依法纠错,案结事了”的审判监督理念,北京高院审监庭深化审判组织改革,全面优化合议庭(审判团队)审判资源配置,实行合议庭审判长、团队负责人、党小组长三位一体,明确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三者职责,充分发挥合议庭集体审判作用,取得良好效果。为了体现审监终审,统一案件裁判尺度,进一步扩大审判监督效果,北京高院审监庭组织三级法院,从北京市法院近三年审结的再审案例中,遴选出一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案例编辑成册。案例涵盖刑事、民商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案例呈现了近年来北京法院审判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展现了北京法院法官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经验。案例编写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既可供法律界专业人士参考,也可以供法律爱好者学习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