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454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704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356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434
 
  《 
			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民法之诉
			》
 售價:HK$ 
			398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602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 
         
          | 編輯推薦: |   
          | 该读本集结了国内外在美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并且专注于对美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纵深探讨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的重要尝试。是美学、艺术学、人类学专业学生的参考书。 |  
         
          | 內容簡介: |   
          | 《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是目前国内外以审美人类学研究为专题的读本,涵盖19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审美人类学的系列性研究文本。读本由三个篇章构成:上篇“审美人类学的基本问题”涵盖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审美人类学的问题阈以及审美人类学关键词:地方性审美经验、审美交流、审美认同、审美制度等问题。中篇“审美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主要探讨人类学与美学的关系及其所展演的审美人类学研究视野与方法,同时涵盖中西方审美差异比较研究。下篇“审美人类学实践”收集关于审美人类学“文本田野”的理论性探讨和具体个案研究,将审美革命、审美治理、身体美学、悲剧美学、审美教育、审美资本、时尚与趣味等富于时代温度的社会和美学问题激活出来。该读本集结了国内外在美学、文艺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关于美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同时也是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纵深探讨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的重要尝试。 |  
         
          | 關於作者: |   
          | 向丽,女,广西桂林人,哲学博士,云南大学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审美人类学。主要著述有《审美制度问题研究——关于“美”的审美人类学阐释》(专著)、《审美人类学:理论与视野》(专著)、《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合译著)、《审美人类学》(教材副主编)、《审美治理与当代社会》(主编)等。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宣部2019年国家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赵威,男,河南周口人,云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审美人类学研究。参与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团队“审美人类学与云南少数民族美学研究”;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团队“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美人类学视野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研究”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和译文数篇。
 |  
         
          | 目錄: |   
          | 导 论 003 / 审美人类学:理论与实践
 向 丽
 上篇 审美人类学的基本问题
 041 /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
 王 杰、覃德清、海力波
 055 / 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
 ——以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为例
 户晓辉
 063 / 审美人类学的问题阈
 [美]托尼·弗洛里斯/文,张良丛/译
 080 / 地方性审美经验: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关键词
 王大桥
 089 / 审美交流:审美人类学的关键词
 张良丛
 100 / 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审美认同研究
 尹庆红
 117 / 审美制度:审美人类学的核心范畴
 向 丽
 中篇 审美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
 153 / 人类学与美学
 [德]恩斯特·格罗塞/文、和 欢/译、张浩军/校
 169 / 恩斯特·格罗塞与审美人类学的诞生
 [荷]范丹姆/文、李修建/译
 190 / 论范丹姆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
 李修建
 205 / 论美学: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
 [英]罗伯特·莱顿/文、关祎、邢书宇/译
 223 / 艺术、美学与文化人类学:回顾与展望
 [美]理查德·L.安德森/文、刘翔宇/译
 241 / 美学人类学:一种跨文化的方法
 [美]罗素·沙曼/文、孙文刚/译
 261 / 雅克·马凯对审美人类学的总体建构
 孙文刚
 290 / 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
 王 杰、海力波
 303 / 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
 方李莉
 316 / 让艺术和审美研究从实践出发
 ——艺术人类学之学术意义的一种阐释
 何 明
 326 / 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
 王建民
 339 / 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
 冯宪光、傅其林
 361 / 走向“文化批评”的美学
 ——审美人类学的特征、问题与当代发展
 曹成竹
 372 /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提出的问题与挑战
 王 杰、肖 琼
 下篇 审美人类学实践
 389 /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的核心问题及其发展态势
 冯宪光、傅其林
 403 / 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思想研究
 苏东晓
 419 / 本土范畴:多元审美的话语意义
 徐新建、陆晓芹、郭明军
 433 / “萌”作为一种美
 周 星
 456 / 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
 ——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
 王 杰
 470 / 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
 范秀娟
 481 / 从审美习俗到话语实践:中国民间歌谣中的身体意识
 曹成竹
 493 / 仪式性的戏谑:陕北情歌的审美特性
 强东红
 504 / 刘三姐歌谣的跨文化传唱
 任旭彬
 519 / 审美习俗的历史性和地方性
 ——以孙悟空视觉形象的建构为例
 王大桥
 531 / 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文化的审美人类学考察与阐释
 雷文彪
 548 / 乌托邦、现代性与协商族群性:中国少数民族纪录片
 石 甜
 560 / 记忆·审美资本·时尚
 ——以云南剑川传统工艺创意为例
 向 丽、陈顺尧
 586 /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时尚美学:访彭静莲教授
 向丽/问、译,彭静莲(Ching Lin Pang) /答
 606 / 附录:本书作者与译者简介
 616 / 编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