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347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356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704

《
丑的美学 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653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2030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704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 編輯推薦: |
|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是一套以学术为支撑,以普及为目的,以文旅融合为特色的精品读物,入选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丛书共 16 册,每册一个主题,既有对北京城市整体文化的宏观扫描,又有具体而精微的细节展现;既有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文化延续,也有留存于字里行间的珍贵记忆。每册图书还精心设置了主题游板块,提炼书中讲到的文化遗产点和景点,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有趣的主题旅游路线,引导读者文旅中轴线、文旅北京城。
|
| 內容簡介: |
|
北京戏曲由于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特征使其本身从内容到形式带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北京戏曲的发展离不开中轴线,本书以空间为线,从多个维度阐述北京戏曲的特点及艺术特色,反映明清皇家对于戏曲的痴爱、普通老北京关于戏曲的故事,带领读者领略北京戏曲的华彩,展现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
|
| 關於作者: |
|
张永和,国家一级编剧、戏曲评论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戏曲评论协会原副会长,原北京市文化局艺术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张田,首都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
| 目錄:
|
前言? 我和中轴线的戏曲
□□辑? 开戏锣鼓敲响紫禁城
元大都是全国戏剧中心
明代玉熙宫里近侍学宫戏
康熙年地安门外唱大戏?
南府、景山教宫戏处?
洪昇失功名? 孔尚任罢官?
雍正杖杀伶人? 乾隆驱逐魏三
改编剧本? 广招伶人进京
徽班祝寿? 揭开京剧形成序幕?
徽汉合流唱响西皮二黄?
紫禁城里的皇家戏楼?
西苑的皇家戏楼?
第二辑? 西皮二黄兴起前门外?
西城区大栅栏街里的戏园子
戏园子的前身是茶园?
茶园里听戏只要茶钱?
庆乐园风光二百年
三庆园浴火再重生?
新戏首演爱上中和茶园?
同乐轩门口售美食?
砸庆和园引发梨园罢工?
广德楼浓浓增添京味儿?
《定军山》首映大亨轩 ?
众星升起在广和楼?
从天乐园、华乐园到大众剧场?
大栅栏地区其他戏园子?
宣南会馆的四大戏楼?
第三辑? 坤伶登台天桥新剧场?
文明茶园名副其实?
□□舞台的七个“□□”
“开明”“新明”果然名不虚传
孟小冬从上海来京献艺?
城南游艺园唱红了众坤伶?
天桥出现席搭戏棚?
中轴线南侧新建的文化地标式剧院?
第四辑? 民国后京戏唱进内城?
吉祥园梅兰芳唱新戏?
吉祥戏院的前世今生?
“丹桂”早谢? “真光”永存?
地安门外一带的老茶园?
中轴线西侧的老戏园?
30年代新建的戏院?
改革开放后? 中轴线西侧两个□□的新剧场?
第五辑? 唱戏的离不开韩家潭?
三庆班扎营韩家潭?
四喜班驻扎陕西巷?
侠伶慧仙传厚道家风?
春台班班址也在百顺?
俞菊笙创武生挑班?
喜连成诞生于琉璃厂?
尚小云椿树创办荣春社?
李万春鸣春社办在大吉巷?
中华戏专办在兴隆街?
程长庚等人居百顺胡同?
杨月楼父子故居在西城?
谭门五代居大外廊营胡同 1号?
梅兰芳几次迁居? 仍没离开中轴线?
张君秋故居在兵马司后街?
戏曲文化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