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305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755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403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316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301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403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449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199
 
 
 | 
         
          | 編輯推薦: |   
          | 晏殊词作闲雅中有情思,富含哲理,语言清丽婉转,词风含蓄典雅。本书精选晏殊经典词作,并对其生平进行梳理,帮助读者知人论世,深入品味作品精华。 |  
         
          | 內容簡介: |   
          | 晏殊承南唐词风,开宋词先声,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其词作闲雅中有情思,富含哲理,语言清丽婉转,词风含蓄典雅。本书精选晏殊经典词作,并对其生平进行梳理,帮助读者知人论世,深入品味作品精华。 |  
         
          | 關於作者: |   
          | 吴修丽,女,汉族,安徽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未来趋势出版部编辑。参与编辑《茶余酒后之梨花香漫》《中华历代家训集成》《闻一多讲文化史》等。 |  
         
          | 目錄: |   
          | 晏殊生平与创作 生平:少年得志,官至宰相 003
 创作:闲适快意,含蓄 014
 晏殊词集
 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 021
 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 022
 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遍 023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024
 采桑子·石竹 025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026
 采桑子·林间摘遍双双叶 027
 长生乐·玉露金风月正圆 028
 长生乐·阆苑神仙平地见 030
 滴滴金·梅花漏泄春消息 032
 点绛唇·露下风高 033
 蝶恋花·一霎秋风惊画扇 034
 蝶恋花·紫菊初生朱槿坠 035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037
 蝶恋花·玉椀冰寒消暑气 039
 蝶恋花·梨叶疏红蝉韵歇 041
 蝶恋花·南雁依稀回侧阵 043
 凤衔杯·青蘋昨夜秋风起044
 凤衔杯·留花不住怨花飞 046
 凤衔杯·柳条花颣恼青春 047
 拂霓裳·庆生辰 048
 拂霓裳·喜秋成 050
 拂霓裳·乐秋天 052
 更漏子·蕣华浓 054
 更漏子·塞鸿高 056
 更漏子·雪藏梅 057
 更漏子·菊花残 059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060
 红窗听·淡薄梳妆轻结束 061
 红窗听·记得香闺临别语 063
 胡捣练·小桃花与早梅花 064
 浣溪沙·阆苑瑶台风露秋 065
 浣溪沙·三月和风满上林 066
 浣溪沙·青杏园林煮酒香 067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068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069
 浣溪沙·淡淡梳妆薄薄衣 070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071
 浣溪沙·宿酒才醒厌玉卮 072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 073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074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075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076
 浣溪沙·玉椀冰寒滴露华 077
 酒泉子·三月暖风 078
 酒泉子·春色初来 079
 临江仙·资善堂中三十载 080
 连理枝·玉宇秋风至 082
 连理枝·绿树莺声老 084
 木兰花·东风昨夜回梁苑 086
 木兰花·帘旌浪卷金泥凤 087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088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090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092
 木兰花·朱帘半下香销印 094
 木兰花·杏梁归燕双回首 096
 木兰花·紫薇朱槿繁开后 097
 木兰花·春葱指甲轻拢捻098
 木兰花·红绦约束琼肌稳 099
 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 101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102
 破阵子·忆得去年今日 103
 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104
 破阵子·春景 105
 菩萨蛮·芳莲九蕊开新艳 107
 菩萨蛮·秋花最是黄葵好 108
 菩萨蛮·人人尽道黄葵淡 109
 菩萨蛮·高梧叶下秋110
 清平乐·春花秋草 111
 清平乐·秋光向晚 113
 清平乐·春来秋去 114
 清平乐·金风细细 115
 清平乐·红笺小字 116
 秋蕊香·梅蕊雪残香瘦 117
 秋蕊香·向晓雪花呈瑞 118
 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119
 鹊踏枝·紫府群仙名籍秘 120
 瑞鹧鸪·咏红梅 122
 瑞鹧鸪·江南残腊欲归时 124
 睿恩新·芙蓉一朵霜秋色 126
 睿恩新·红丝一曲傍阶砌 128
 山亭柳·赠歌者 129
 少年游·重阳过后 131
 少年游·霜华满树 132
 少年游·芙蓉花发去年枝 133
 少年游·谢家庭槛晓无尘 134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135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136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37
 诉衷情·数枝金菊对芙蓉 138
 诉衷情·露莲双脸远山眉 139
 诉衷情·秋风吹绽北池莲 140
 诉衷情·世间荣贵月中人 141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142
 诉衷情·寿143
 诉衷情·喧天丝竹韵融融 145
 踏莎行·细草愁烟 146
 踏莎行·祖席离歌147
 踏莎行·碧海无波 149
 踏莎行·绿树归莺 151
 踏莎行·小径红稀 153
 殢人娇·玉树微凉 156
 殢人娇·二月春风 156
 殢人娇·一叶秋高 158
 望汉月·千缕万条堪结 160
 望仙门·紫薇枝上露华浓 161
 望仙门·玉壶清漏起微凉 162
 望仙门·玉池波浪碧如鳞 163
 喜迁莺·风转蕙 164
 喜迁莺·歌敛黛 166
 喜迁莺·花不尽 167
 喜迁莺·烛飘花 168
 喜迁莺·曙河低 169
 相思儿令·昨日探春消息 170
 相思儿令·春色渐芳菲也 171
 燕归梁·双燕归飞绕画堂 172
 燕归梁·金鸭香炉起瑞烟 173
 谒金门·秋露坠 174
 迎春乐·长安紫陌春归早 175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176
 渔家傲·荷叶荷花相间斗 177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 178
 渔家傲·杨柳风前香百步 179
 渔家傲·粉笔丹青描未得 181
 渔家傲·叶下(交鸟)(青鸟)眠未稳183
 渔家傲·罨画溪边停彩舫 185
 渔家傲·宿蕊斗攒金粉闹 187
 渔家傲·脸傅朝霞衣剪翠189
 渔家傲·越女采莲江北岸 191
 渔家傲·粉面啼红腰束素 193
 渔家傲·幽鹭慢来窥品格 195
 渔家傲·楚国细腰元自瘦 197
 渔家傲·嫩绿堪裁红欲绽 199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201
 玉楼春·春恨 202
 玉堂春·帝城春暖 203
 玉堂春·后园春早 205
 玉堂春·斗城池馆206
 |  
         
          | 內容試閱: |   
          | 生平 : 少年得志,官至宰相 夙慧早成,此少年可堪大任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自幼聪慧,少有才名,7岁就能写文章,被传为“神童”。既然都被称为“神童”了, 如果在他身上不发生点惊天动地的大事,似乎对不起这个称号。
 果不其然,景德元年(1004),晏殊的才名传到了江南安抚使张知白的 耳朵里,张知白爱才,当即就将其推荐给了朝廷。景德二年(1005),年仅 14 岁的晏殊参加殿试。不要以为能参加殿试,就离成功不远了,这次与他一 同参加殿试的可是有一千多人啊,竞争压力简直不要太大。但晏殊心态好, 根本不在意,只见他神情自若,挥笔即就,轻轻松松完成了答卷。宋真宗一看, 果然是神童,当即就嘉赏了晏殊,赐“同进士出身”。
 过了两天,晏殊又被召参加诗、赋、论的考试,可是当晏殊打开试卷的 那一刻,他愣了一下,然后上奏说:“臣尝私习此赋,不敢隐。”原来,晏 殊考试押题押中了。考试遇见自己做过的题,这种好事要是搁在别人身上, 还不偷着乐啊,这简直就是白捡的分嘛,逆天的运气呀!但是,晏殊生性老实, 不屑取巧,他对自己的才能也十分自信,于是主动上奏了押中试题的事情, 让考官换了新的试题。宋真宗看了晏殊的这一顿操作,更加惊喜了,就差没 当场喊出:“好小子,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一连刷了两波好感,晏殊在宋真宗的眼里,那就是国之栋梁,必须要好好培养。于是,任命晏殊为秘书省正字,让他留在秘阁读书,还命陈文僖公视其学。秘阁里的各种珍贵藏书随便看随便读,还有专业导师监督指导自己的学业,这样的配置,想学不好都不行呀。景德三年(1006),晏殊被召参加中书省的考试,勤奋学习了一年的晏殊不负众望,转迁太常寺奉礼郎。大中祥符元年(1008),因为真宗封禅泰山,晏殊又被擢升为光禄寺丞。大中祥符三年(1010),晏殊作《清河颂》献给真宗,又任集贤校理。短短几年之内,晏殊接连获得擢升,羡煞旁人。
 晏殊少年得志,本该志存高远,在政坛大展拳脚,但他的人生轨迹并没有朝着建功立业的方向发展。晏殊有个感情要好的弟弟,名叫晏颍。与晏殊一样,被冠以“神童”之名,并共同举荐给朝廷,被赐“同进士出身”,授奉礼郎。兄弟俩本来感情就好,又一齐被选入翰林伴读,一家人都高兴无比。但“颍闻之,走入书室中,反关不出。其家人辈连呼不应,乃破壁而入,则已蜕去。”得知皇帝的恩赐,晏颍却将自己反关进房间,当家人推门进去时,才发现他已经去世了。此时的晏殊不过 21 岁,弟弟的突然去世对他影响很大,以至于他的性格变得十分敏感,常常忧惧生死。再加上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尔虞我诈,晏殊不愿参与其中,因而谨言慎行,事事小心。
 也正因为他处处谨慎的行事态度,晏殊更加受宋真宗赏识。《宋史·晏殊传》载:“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真宗每次有事想要咨询晏殊的意见,都会用一张方寸大小的纸条将问题细细书写好给他。而晏殊则会把自己的建议写好后,连同真宗提问的小纸条一起装进信封封好,呈递给真宗。做事如此谨慎细致的晏殊,让宋真宗很是放心,因而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器重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