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915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为研究主题,旨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论述其有益的实践价值,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与进程,表明坚信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书研究场域宽宏,从纵向来说,既论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要义与原著要论,又论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还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意义。从横向来说,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总结,也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探索的考评,还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论析。通过这样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的专题论述,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要以守正与创新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  
         
          | 關於作者: |   
          | 李爱华,男,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曾多年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负责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完成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二百三十多篇。所著《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与实践》一书,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另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三等奖十一项。2017年荣获山东省社科突出贡献奖; 2018年被推选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 |  
         
          | 目錄: |   
          | 导论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守正与创新特性的科学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特性的理论根基
 二 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特性的价值体现
 三 在守正与创新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篇 马克思主义原理要义阐发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阐释
 二 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的立论基础
 四 马克思恩格斯提升无产阶级道德素质的思想
 五 马克思主义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思想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原著要论研讨
 一 深刻领会《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精神
 二 对《共产党宣言》中“争得民主”的认识
 三 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解
 四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平思想及现实启示
 五 恩格斯晚年四篇经典论著解读
 第三篇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要事析论
 一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地位
 二 1848年欧洲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三 国际工人协会的历史作用
 四 巴黎公社的意义和重要经验
 五 欧美各国社会主义工人政党的活动和启示
 六 第二国际的历史作为及深刻教训
 第四篇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一 列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二 对列宁政治是“科学”和“艺术”的理解
 三 列宁关于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四 列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斗争及经验
 五 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守正与创新精神
 第五篇 多样性社会主义探索的检视
 一 苏共背离马列主义建党路线的历史教训
 二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在低潮中的奋进
 三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社会主义的尝试
 四 非洲社会主义为什么越搞越穷
 第六篇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考评
 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演化历程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区别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区别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区别
 第七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次历史性飞跃
 一 对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思考
 二 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三 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的思想
 四 妥善处理对外党际关系的思想
 五 《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意义
 六 如何正确看待大同观
 第八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 邓小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二 邓小平积极而稳妥地开展对外开放的思想
 三 邓小平坚定而正确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