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大卫·哈维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書城自編碼: 372708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温权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30258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末清初那些年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NT$ 296.0
亚洲文明(第二辑)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NT$ 347.0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NT$ 704.0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NT$ 449.0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收录杨本芬、塞壬、黎戈、沈书枝、苏枕书、殳俏等20位备受瞩目的女作家散文力作,用“女性的看见”生成“新的语法”。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收录杨本芬、塞壬、黎戈、沈书枝、苏枕书、殳俏等20位备受瞩目的女作家散文力作,用“女性的看见”生成“新的语法”。 》

售價:NT$ 305.0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75
《罗摩衍那(布脊精装全8册)》
+

NT$ 537
《理想国(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权威全译本,精装典藏版)》
+

NT$ 192
《论自由(精装典藏版)》
+

NT$ 602
《我说参同契》
+

NT$ 18560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经典著作译丛·空想社会主义(20种25册)》
+

NT$ 398
《伦理学是什么》
內容簡介:
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大卫?哈维依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历史与地理、资本与空间的“宏观-微观”辩证关系出发,对“城市-地方-全球”尺度内,资本对个体交往领域所造成的异化权力霸权予以批判。进而,哈维以重建现代性为目标,依托“战斗的特殊主义”对不合理空间规划的重构,实现个体之于资本异化空间的全面解放。他以“人民地理学”和“解放政治学”为尺度,在人类生存与交往的总体性社会空间之内,不仅再度明确了马克思阶级政治学说的重要意义,而且勾勒出旨在重塑现代地缘格局及其空间政治秩序的斗争策略。鉴于此,大卫?哈维的空间政治哲学可视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的地理格局与社会景观进行双重变革的理论尝试。
關於作者:
温权(1987— ),男,山西原平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社科优青,“青蓝工程”青年骨干,“领航扬帆”骨干。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已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译文近50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论点摘编20余篇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2项。
目錄
目录

导论
一、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的理论背景、思想沿革与核心
概念
二、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的研究现状、主要问题与进一步
探索的意义
三、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总体思路与本书的主要
内容


章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的问题缘起
一、资本生产过程的空间性转向与瓦解抽象空间的总体性革命
诉求
1.资本生产的深层幻象:抽象空间的形成与日常生活的
危机
2.微观权力的隐性霸权:政治空间的建构与地缘差异的
剥削
3.总体革命的现实意义:差异空间的设想与身体实践的
可能
二、资本生产关系的空间性转向与重构城市空间的总体性革命
诉求
1.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失控与城市空间规划的扭曲
2.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隐忧与城市空间权力的危机
3.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重构与城市空间革命的可能
三、后现代文化剥削的空间性转向与重构日常空间的总体性革命
诉求
1.文化杂糅与空间修饰:隐藏阶层壁垒的资本主义城市
叙事学
2.边缘造反与情绪宣泄:转嫁社会矛盾的资本主义城市
斗争论
3.总体革命与意义重构:击穿日常幻象的资本主义城市
批判法


第二章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
一、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解放哲学内涵
1.商品、劳动与个体的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学的“存在论”
向度
2.货币、资本与市场的运转规律: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学”
向度
3.范畴、现实与历史的发展态势: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论”
向度
二、现代性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1.理性一元性的霸权与文化多元性的悖论
2.政治生活的退场与日常生活的介入
3.文化同理性的重新自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
转变
三、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哲学的回应
1.“现实的”后现代:权威的让渡与多元性的悖论
2.“超现实的”后现代:意识形态的幻象与现实的扭曲
3.“真正的”后现代:异化的根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回应


第三章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座架
一、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对空间政治哲学批判的奠基
1.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介入:资本生产、地理重塑,
以及空间政治格局的变迁
2.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深化:资本积累、地理划分,
以及空间政治秩序的规训
3.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回溯:资本逻辑、地理内化,
以及空间政治格局的弥散
二、资本空间辩证法对空间政治哲学批判的延伸
1.生产规模与消费尺度的对立抑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
冲突
2.时间修复与空间修复的隐患抑或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
博弈
3.地缘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张力抑或财富平等分配与地理性
不平衡发展的斗争
三、城市空间文化反思对空间政治哲学批判的拓展
1.正义失范的征兆:资本空间生产的隐患与城市日常生活的
异化
2.正义危机的根源:资本弹性积累的狡计与城市文化图景的
剥削
3.正义幻想的真相:资本运行体系的终结与城市政治结构的
破产


第四章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向度
一、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对社会正义失范的微观体认
1.居住与工作的地缘性悖论:社会财富分配的恶性循环
2.金融与房地产的地缘性投机:社会风险转嫁的货币狡计
3.地方与阶级的地缘性张力:社会反抗力量的持续削弱
二、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对城市非正义发展的中观考察
1.城市人口分布的地缘性差异及其对社会正义失衡的诱发
2.城市自身发展的地缘性竞争及其对社会正义失衡的加剧
3.城市规划政策的地缘性张力及其对社会正义
內容試閱
作为20世纪中后期引领西方马克思主义潮流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也译戴维·哈维)凭借其独特的空间哲学视角、敏锐的社会问题意识,以及广博的人文地理学情怀,在传承并发挥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经典学说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使他在跻身地理学界一流学者行列的同时,又进一步占据了西方左翼激进话语体系的核心地位。以1973年出版的《社会正义与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一书为标志,随着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概念的提出,哈维一跃成为继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之后新一代城市空间理论的头面人物。而为其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哲学批判,又与同时代罗尔斯所倡导的政治正义理论形成鼎足之势。
巧合的是,在大卫·哈维正式出版《社会正义与城市》一书之前,罗尔斯针对战后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福利制度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然在1971年率先创作了《正义论》,并以政治哲学的视角开辟了反思社会正义与平等关系的先河。此后,随着后来者对相关问题的介入,围绕罗尔斯与哈维分别主张的核心论点,在西方逐渐形成了以罗尔斯、诺齐克、沃尔泽乃至阿玛蒂亚·森与科亨为谱系的右翼政治哲学理论与以大卫·哈维及其学生尼尔·史密斯、斯温格多夫等为代表的左翼政治哲学理论。区分二者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以及能否通过激进革命或工人运动的形式,为当前政治制度找到合理的替代方案。换言之,就他们一致强调的社会正义而言,后者的实现方式构成分歧的关节点所在。而这无疑是触发西方政治哲学在“左”与“右”之间来回摇摆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大卫·哈维空间政治哲学的研究,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断中政治批判向度的地理学重提,又是对西方右翼政治哲学思潮的积极回应。它构成我们破解当今资本主义制度为何幸存的钥匙,且以更为宽泛的社会空间为载体,从文化、政治、哲学三者的交汇处,为处于资本全球化场域中的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长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借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