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254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聚焦私立大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办学自主权与办学资源,从关键性、典型性事件入手,在详述私立南开大学与政府、社会互动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在近代中国特殊背景之下,私立大学争取办学自主权的途径和意义,以及办学者所面临的角色困顿和抉择。本书以私立南开大学作为研究个案,将之与政府、社会之间的互动一并纳入学术视野进行整体性的考察,弥补了现有研究侧重一方,且缺乏对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不足。私立南开大学虽属个案,但对此深入研究,有利于深化理解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办学者所面临的角色困顿与抉择。因此有着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 |  
         
          | 關於作者: |   
          | 金国,教育学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民国高等教育史,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成果荣获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8),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二等奖(2020,2018),第14届全国教育史年会优秀论文奖等。 |  
         
          | 目錄: |   
          | 绪 论 章 从专门科(班)到“真正民立的大学”: 高等教育的初步尝试
 节 专门科(班)的两次尝试
 第二节 “因故停止”:试办失败的制约因素(1912-1919)
 一、政治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真正民立的大学”的创建
 一、批评和非议
 二、为何办理大学?
 三、办学之理想:“真正民立的大学”的创建
 第二章 办学自主权与资源获取的平衡:“政治动乱
 中蓬勃发展近十年”(1919-1928)
 节 困境与机遇:教育治理与生存境遇
 一、私立大学治理理念的变革
 二、私立大学的办学困境
 三、私立大学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 游走政治边缘:南开大学与 政府的互动
 一、为获取资源,积极向政治人物靠拢
 二、涉及政治方面,尽量避免陷入其中
 第三节 “化缘老和尚”:社会办学资源的获取
 一、基督教的扶持:私立南开与基督教的互动合作
 二、军阀的捐赠:私立南开与军阀之间的互动
 三、知名度的获得:张伯苓与体育
 四、走出校园:寻求工商、银行业的互动与合作
 五、基金会的赞助:私立南开与基金会的互动
 第三章 国家力量的强势介入与资源获取 的困境(1928-1937)
 节 国家力量的介入:南京国民 政府的教育治理
 一、教育治理变革
 二、国家力量的渗透:控制与扶植
 第二节 资源获取的困境:“除名”、教授离职与萌生“国立”想法
 一、“除名”中基会董事
 二、1929年的教授离职风波
 三、被迫萌生“国立”之想法
 第三节 办学自主权的部分让渡:学府与官府的互动
 一、参与而不介入:与政治保持“距离”
 二、“不谋而合”:办学理念的高度契合
 第四节 困境化解的尝试:差异化办学
 一、工科:增设电机工程系
 二、商科:成立经济学院
 第四章 复校困境与“商改国立”:权力让渡与
 交换(1937-1946)
 节 复校困境:“国立”想法的再次萌发
 一、复校基础薄弱
 二、对政府抱有“信心”
 第二节 学府与官府博弈:私立南开的“策略”选择
 一、顺应“拉拢”,积极参与政治
 二、被动接受“入党”邀请
 三、顺应教育政策,积极调整办学理念
 四、“私立”议题上的坚持:经费争取与舆论利用
 第三节 国民政府收归私立南开大学的原因分析
 一、理念一致:收归国立的先决条件
 二、院校调整:整合办学资源的需要
 三、意识形态控制:推行党化教育的需要
 四、“照章办事”:关键人物的积极推进
 第五章 结 语
 一、资源获取与权力让渡:府学关系中的互动博弈
 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独立的别样之路
 三、“保姆”与“产儿”:私立大学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育与政治:张伯苓的角色困顿与抉择
 主要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