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NT$
296.0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NT$
915.0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NT$
347.0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NT$
305.0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NT$
653.0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NT$
347.0

《
人才画像、测评、盘点、管理完全应用手册
》
售價:NT$
254.0

《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30天认知训练打破完美主义的困扰!实现从思维到行为的全面改变!)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中国数学源远流长,硕果累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数学不仅对国内,而且对国外都有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中国数学成就和魅力,吸引了众多的国外学者的兴趣,因而产生了非凡的研究成果。《中国数学史研究在日本(1900—1950)》梳理了日本数学家和数学史家对中国数学史半个世纪的研究历史与成就,系统解读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成果、特点和局限性,讨论了日本学者的数学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他们研究工作的国际影响,弥补了中国数学史学史研究的不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技史学史研究著作。
|
內容簡介: |
20世纪上半叶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具有较高水平,无论是对内容的理解,还是方法论的创新,在东亚乃至世界科学史界都具有引领作用。
本书选取20世纪上半叶具有代表性的4位日本学者:三上义夫、林鹤一、藤原松三郎和小仓金之助,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成果及他们的研究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得出的主要结论是:4位日本学者的知识结构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方法不同。他们从事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数学史研究具有开创性,从文化史或社会史视角来研究数学史属于科学史领域外史研究的先驱性工作,在科学编史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深厚的数学功底、较强的中文文献解读能力,以及使用西方语言发表数学史论文对世界范围内传播和推动中国数学史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与我国学者的交流,推动了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工作对中日学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目錄:
|
目 录
绪论
章 三上义夫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节 三上义夫生平简介
第二节 三上义夫对中国数学史的概论或综合性研究
第三节 三上义夫对《九章算术》刘徽注的研究
第四节 三上义夫对宋元数学的研究
第五节 三上义夫对明清数学的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林鹤一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节 林鹤一生平简介
第二节 林鹤一对中国弧背缀术及圆周率的研究
第三节 林鹤一对几何与代数语源的研究
第四节 林鹤一对中国素数问题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藤原松三郎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节 藤原松三郎生平简介
第二节 藤原松三郎对中国数学史的整体认识
第三节 藤原松三郎对《杨辉算法》和《算法统宗》之
方程式解法的研究
第四节 藤原松三郎对宋元明数学的史料研究
第五节 藤原松三郎发现的明代数学新史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仓金之助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
节 小仓金之助生平简介
第二节 小仓金之助对中国数学史的整体认识
第三节 小仓金之助对《九章算术》的研究
第四节 小仓金之助的《极东数学国际化与产业革命》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学者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节 三上义夫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第二节 林鹤一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第三节 藤原松三郎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第四节 小仓金之助的数学史研究方法
第六章 日本学者的数学史研究影响
节 四位日本学者研究数学史的动因
第二节 四位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第三节 四位日本学者与我国学者的交流、影响
第四节 四位日本学者对日本后来研究者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兴起于 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也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关注。在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古代数学的过程中,比利时的赫师慎(Louise vanHée,1873 —1951)、意大利的佩初兹(Rapha .lPetrucci, 1872 —1917)、法国的葛式(LudovicusGauchet,1873 —1951)、意大利的洛利亚(G.Loria,1862 —1954)等西方传教士或学者在早期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当时科学史上的“西方中心论”错误观点的影响,以及语言上的限制,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往往持有偏见或者缺乏深入的了解,难以做出客观的评价。他们的工作多属于对中国传统数学的一般性介绍或评价,研究的成分较低。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是由日本和中国学者开拓的。
与中国同处于汉字文化圈内的日本,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的传统数学——和算,也是在传入日本的中国传统数学——中算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并实现飞跃的。由于两国文化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现代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而且早于中国学者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我国代数学史家李俨称,因“看过一篇日本人说述中国算学的论文”而受到激励,开始研究中国数学史,这位日本人就是三上义夫。三上义夫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数学史现代研究的重要奠基人。日本数学家和数学史家林鹤一
(TsuruichiHayashi,1873 —1935),日本学士院会员、数学家和数学史家藤原松三郎(FujiwaraMatsusabro,1881 —1946),以及数学教育家与数学史家小仓金之助(KinnosukeOgura,1885 —1962)等也都曾对中国数学史进行过深入的专题研究。
那么,日本学者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数学史?他们是如何研究中国数学史的?他们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有哪些重要成果?他们的研究工作有何价值和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为寻求上述问题答案,该书以
《中国数学史研究在日本(1900 —1950)》为题,尝试厘清中国数学史研究在日本的情况。这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化我们对中国传统数学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历代数学的成就和不足,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日本学者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工作,借鉴日本学者的相关成果,促进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发展,对增进文明互鉴和数学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书内容是在建伟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整理、丰富而成,不仅运用了新史料、提出了新观点,而且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作者基于大量手日文文献,系统解读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数学史的研究成果、特点和局限性,讨论了日本学者的数学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他们研究工作的国际影响,弥补了中国数学史学史研究的不足。
尽管书中亦有疏漏与不足,但是建伟博士扎实勤奋的态度让我感到欣慰,相信这本书将成为她未来学术研究的新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