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HK$
352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HK$
500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704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398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352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245

《
帝国的生意: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500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HK$
301
|
內容簡介: |
传统泥塑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活化石”。本书一章和第二章研究了中国民间泥塑工艺的历史源流和主要代表,梳理了传承与发展脉络,总结了制作工艺与特色,分析了民间泥塑的文化特性与内涵。第三章梳理了信息论、三维空间的数字化传播特征、传统泥塑四个区域中的数字化特征等理论,清晰阐述了基于AR技术的文化数字化植入的理论模型,构建了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建模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思路。第四章从数字技术的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状况、特征与趋势,以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了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再现的新思想与新方法。第五章探索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创新型应用的路径与模式。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泥塑艺术爱好者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正宏,教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应用与媒体融合、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教育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主要负责人。出版《民族文化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北京工艺美术产业构建的策略研究》等图书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內容試閱:
|
民间泥塑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泥塑艺术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价值观、世界观,代表了人们的审美方向与精神信仰,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活化石”,具有实用性、艺术性、民间性,民俗性等特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本书通过对中国民间泥塑工艺的历史源流和主要代表的研究,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泥塑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总结中国民间泥塑的制作工艺与特色、文化特色与内涵,为中国传统泥塑手工艺后续的研究与创新发展提供原始资料和现实依据。 本书梳理了信息论、三维空间的数字化传播特征、传统泥塑四个区域中的数字化特征、本体论原则、“信息空间”理论,以及编码/解码理论,系统诠释了信息空间理论的构成要素;详细诠释了信息可视化的理论基础,从信息采集原则、信息采集内容与要求,以及BIM理念等方面论述了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思路,通过对AR技术发展历程与特征、文化数字化植入的基本思路、昂谱(RMP)理论,以及对昂谱理论的创新性思考等方面进行研究,清晰阐述了基于AR技术的文化数字化植入的理论模型,构建了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建模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思路。 本书从数字技术的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状况、特征与趋势,以真实案例为基础,如以泥泥狗文化资源为例,进行了基于空间理论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再现的路径与模式;以凤翔泥塑文化资源为例,对基于信息可视化的传统泥塑的数字化再现进行了实践探索;诠释了基于AR的文化数字化植入系统设计思路,探索了基于AR技术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创新应用的可行性方案,探索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再现的新思想与新方法。 后,对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创新应用进行了深度探索:以惠山泥人文化资源为例,详细解析了基于传统泥塑信息的手机APP电子读物开发设计的过程;以聂家庄泥塑文化资源为例,诠释了基于传统泥塑资源的科普动画短片设计过程;以凤翔泥塑为例,深度研究了凤翔泥塑文化资源应用于数字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创新型应用的路径与模式。 著者 2021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