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国内部系统论述巴尔干联合思想与实践的专著,也是作者部专著《巴尔干地区合作与欧洲一体化》的“溯源之作”。作者从巴尔干联合和南斯拉夫联合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巴尔干人追求联合的思想史与实践史,时段从法国大革命结束延至二战结束前后的一个半世纪,主体涵盖革命民主人士、社会民主党人、共产党人以及以知识分子和二轨活动家等不同时代群体,并终落脚在巴尔干民族国家建构的宏大叙事上。作者力图以反“巴尔干常识”的视角客观叙述巴尔干近代史上理应被铭记的积极一面,并籍此印验巴尔干负面印象及其缘由。 |  
         
          | 關於作者: |   
          | 徐刚,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巴尔干问题观察与研究,曾在中国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大使馆政治处工作。 原名徐凤江,1984年12月生于江西省鄱阳县。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巴尔干问题、中国与中东欧关系、欧盟外交。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数项。专著有《巴尔干地区合作与欧洲一体化》,合著有《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现状研究》,参与撰写《中东欧转轨25年:观察与思考》《丝路列国志》《曲折的历程:中东欧卷》,在《现代国际关系》《欧洲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俄罗斯学刊》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  
         
          | 目錄: |   
          | 绪论002 章巴尔干民族、国家演化与区域整合034
 节巴尔干主要民族分布及其交融034
 第二节近代以前巴尔干整合的帝国实践049
 第二章1797~1878年的巴尔干联合思想与计划057
 节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巴尔干联合思想058
 第二节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的南部斯拉夫联合计划075
 第三章1878~1929年的巴尔干联合主张与实践098
 节社会主义者的巴尔干联邦主张099
 第二节南斯拉夫的建立及其意义122
 第四章1929~1934年的巴尔干联盟运动136
 节巴尔干会议的缘起与进展136
 第二节巴尔干会议的危机与终结153
 第五章1939~1948年的巴尔干联合主张与实践170
 节二战期间流亡政府的巴尔干联合主张170
 第二节巴尔干共产党人执政前后的巴尔干联邦设想172
 第三节南斯拉夫联邦的建立及其意义191
 第六章影响巴尔干联合的因素分析199
 节影响巴尔干联合的内部因素199
 第二节影响巴尔干联合的外部因素207
 代结束语213
 附录219
 附录一里加斯的《革命宣言》220
 附录二加拉沙宁的《略图》节选222
 附录三《科孚宣言》226
 附录四巴尔干会议章程228
 附录五《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234
 参考文献236
 致谢264
 作者简介267
 |  
         
          | 內容試閱: |   
          | 多种文化、厚重历史和复杂政治叠加的萨拉热窝(代序) 孔寒冰
 十年前,徐刚在我指导下完成了《巴尔干联合思想与实践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毕业后,徐刚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继续从事包括巴尔干地区在内的中东欧问题研究,其间于2015~2017年作为外交官到中国驻波黑使馆工作了近三年。如果说十年前的博士学位论文由于学术积累不足和缺少田野调查而显得比较稚嫩的话,那么,经过十年的学术磨炼和在巴尔干工作的经历,徐刚这部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学术专著就比较成熟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力作。不仅如此,长期以来,由于“巴尔干是欧洲的火药桶”这种思维定式,国内外学者多从大国博弈、民族矛盾、文明冲突的角度研究巴尔干的历史与现实,而徐刚的这部新著探讨和研究的却是巴尔干地区民族与国家的联合问题,其尝试从另外一条线索书写巴尔干的历史与现实,新意满满,值得肯定。2021年晚些时候,徐刚告诉我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的《巴尔干联合思想与实践:1797~1948》一书将要出版,希望我能写个序。我非常愉快地答应了。但由于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我未能如期交稿。眼见再拖下去就会影响这本书的出版,而我呆呆地坐在电脑前却打不出一个字。无奈之下,我在电脑上查看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看到了一篇2016年写的有关波黑的文字。我突然觉得,何不将它作为徐刚这本书的“代序”呢?在欧洲,巴尔干地区是复杂的;在巴尔干地区,波黑是复杂的;在波黑,萨拉热窝是复杂的。萨拉热窝的历史与现实就是巴尔干的特征“精华”所在,因而,这篇文字可以为这本书提供一个背板,有助于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本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我不用或虚情假意或居高临下地评判这本书,而只须借助原始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这部著作。
 我曾走遍巴尔干半岛,到过这里每个国家的许多有名和无名的地方。若问我喜欢哪儿,我会不假思索地说:“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