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致力于研究中国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在晚清至五四时期的转型因由、转型面貌及转型路径。除对清末民初与五四时期家庭伦理观念的具体变化进行细致梳理外,本书还对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家庭伦理书写做了详细的对比式考察,以便更宏观而深入地理解这三十年间小说中的家庭伦理叙事发生了何种嬗变,明确其间的承传与变异、温和与激进、新与旧杂糅的复杂状态,从而审慎地考量家庭伦理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
|
| 關於作者: |
|
杨华丽,女,四川武胜人,文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重庆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出版有著作《“打倒孔家店”研究》。
|
| 目錄:
|
序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章 催化:1898-1915年的家庭伦理观念
节 1898-1911:民族国家话语中的君臣、父子、夫妇
一 君臣关系
二 父子关系
三 夫妇关系
四 民族国家话语与家庭伦理的观念变革
第二节 1912-1915:民主共和话语中的君臣、父子、夫妇
一 君臣关系
二 父子关系
三 夫妇关系
四 民主共和话语与家庭伦理的观念变革
第二章 1898-1915:小说叙事中的父子伦理
节 子辈的发现与非孝书写
一 子辈的发现
二 晚清民初小说中的非孝书写
第二节 父辈的重审与慈爱的父辈书写
一 父慈子孝图景的有意建构
二 慈爱的父辈群像
三 父子关系的新旧杂糅特征
第三节 父子关系与家国困境
一 另类的父慈子孝:家国危机中的人生选择
二 子报父仇书写与家国困境
第三章 1898-1915:小说叙事中的两性伦理
节 男尊女卑视阈下的婚恋伦理呈现
一 男尊女卑理念的历史回旋
二 男尊女卑视阈下的婚恋伦理
第二节 男女平等视阈下的婚恋自由追求
一 对自由恋爱与结婚的理解与追求
二 对自由恋爱与结婚的反省与批判
第三节 小说叙事中的贞节话语
一 贞节话语的历史回旋
二 女性的发现与节烈观嬗变的艰难
第四章 激变:1915-1927年的家庭伦理观念
节 个人、自由伦理与反父权、反夫权话语
一 个人、自由概念的引入与阐发
二 反父权与反夫权话语
第二节 “非孝”思潮:以吴虞、胡适、施存统为中心
一 吴虞的“非孝”及其父子观念
二 胡适的《我的儿子》及其父子观念
三 施存统的“非孝”与父子关系
第三节 “非节”思潮:以贞操问题、爱情定则、新性道德讨论为中心
一 五四先驱的节烈观
二 爱情定则大讨论
三 新性道德讨论
第五章 1915-1927:幼者的发现与父子伦理叙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