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NT$
305.0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NT$
347.0

《
浪客剑心:东京篇(全6册)
》
售價:NT$
1163.0

《
人生法则:33条商业和生活指南
》
售價:NT$
347.0

《
政商现形记: 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
》
售價:NT$
398.0

《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辅导与培训家长用书
》
售價:NT$
539.0

《
萨满文化研究丛书——通古斯人的心智丛(全三册)
》
售價:NT$
1639.0

《
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该书取材广泛,举凡历代政治得失、典制沿革、用人赏罚,无不收录。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所收宋元名臣奏议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七八十,且有上千篇奏议仅见于此书收录,其学术价值尤高。
《历代名臣奏议》所收录的奏议虽然大多见于文集或其他文献,但《历代名臣奏议》所收录者时间较早,内容更为原始,更接近原貌。如现存近五百种宋人文集中,由清代四库馆臣辑自《永乐大典》而收入《四库全书》者有120多种。《四库全书》本宋人文集中许多奏议的文字由于避讳,多被清人删改,而《历代名臣奏议》所收则往往保留了原貌。在版本学上,《历代名臣奏议》也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
|
內容簡介: |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本册收录《历代名臣奏议》卷144-180的内容。《历代名臣奏议》,明成祖永乐十四年由黄淮、杨士奇等封敕编着而成,收集了自商周至宋元历代名臣学士向当朝帝王进言的奏、疏、议、札子、封事、策对等八千余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是中国从商朝到元朝的奏议汇编。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法祖、储嗣、宗室、经国、用人、选举、考课、水利、赋役、御边等六十多门,辑录包括晏子、管仲、李斯、陈平、贾谊、诸葛亮、魏征、柳宗元、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禹偁、辛弃疾、完颜素兰等名臣奏疏。该书取材广泛,举凡历代政治得失、典制沿革、用人赏罚,无不收录。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所收宋元名臣奏议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七八十,且有上千篇奏议仅见于此书收录,其学术价值尤高。据王德领《<历代名臣奏议>(宋代部分)研究》考证,有不少宋人无文集传世,其奏议又未被其他文献收录,而仅收录于《历代名臣奏议》,有645篇之多;而有些宋人虽有文集传世,但所收奏议不全,有相当数量的奏议又未被其他文献收录,而仅收录于《历代名臣奏议》,此类奏议有345篇。
《历代名臣奏议》所收录的奏议虽然大多见于文集或其他文献,但《历代名臣奏议》所收录者时间较早,内容更为原始,更接近原貌。如现存近五百种宋人文集中,由清代四库馆臣辑自《永乐大典》而收入《四库全书》者有120多种。《四库全书》本宋人文集中许多奏议的文字由于避讳,多被清人删改,而《历代名臣奏议》所收则往往保留了原貌。在版本学上,《历代名臣奏议》也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
|
關於作者: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的实体研究机构,以季羡林先生为首席总编纂,汤一介先生为项目首席专家,庞朴、孙钦善、安平秋先生为总编纂,联合海内外30多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400多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以及国际性的合作攻关。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明朝初年政治家、内阁首辅。洪武三十年(1397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朱棣称帝后,与解缙、杨士奇等人共直文渊阁,专掌制敕,后转任翰林院侍读,永乐五年(1407年)进右春坊大学士。仁宗时,任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洪熙元年(1425年),进少保、户部尚书。宣德间,曾以七十岁高龄主持会试。他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为一代名臣。正统十四年(1449年)去世,年八十三,谥文简。著有《省愆集》和《介庵集》。
杨士奇(1365年-1444年),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后因其子杨稷杀人案而自请致仕归乡,自此忧虑患病。谥号“文贞”。
本册校点者有刘永强、董文静、张衍田、王鹏、张希清。
|
目錄:
|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四十四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四十五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四十六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四十七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四十八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四十九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一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二
用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三
求?t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四
知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五
知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六
知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七
知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八
知人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五十九
建官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
建官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一
建官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二
建官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三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四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五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六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七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八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六十九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
?x?e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一
考?n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二
考?n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三
去邪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四
去邪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五
去邪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六
去邪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七
去邪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八
去邪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七十九
去邪
?v代名臣奏?h卷之一百八十
去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