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医学习随笔

書城自編碼: 374532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曾培杰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116666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NT$ 658.0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NT$ 764.0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NT$ 403.0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NT$ 403.0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NT$ 857.0
剑桥俄国史: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剑桥俄国史: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售價:NT$ 1250.0

編輯推薦:
前 言
中医已经从“普及知识”,走向“培养普及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重点不是灌输多少知识,而是怎样学习,如何把中医普及出去。
真相不在表面,而在表面背后那座巨大的冰山。
中医普及学堂培养人才背后的冰山就是道、德、术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其中晚上的师训便是重中之重:
看似随意的问对,却是教学相长的好诠释。
看似严厉的敲打,却是言传身教的体现。
训者,训而导之以善也!
严师可出高徒,宽和恰能泽润。
曾师便是通过自己对天地之道的体悟,对德能的力行,对术的运用,以及在宽严并举的训导中,慢慢培育出一批批有愿力、有抱负、有能力、有担当的医门龙象。
在任之堂时,余师经常对我们说,你们有什么疑问尽管提,我知无不言!
余师说,学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问,善起疑情。
在禅修期间,每天都有小参时间,禅师坐在上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及聆听他们讲述一天的修学打坐情况。
一位师兄说,我们很有必要小参,因为你即使没有什么进步,你也要如实地知道并反映今天的修学情况,以及提出心中的疑惑,如此才能清楚地精进。
人之所以会糊涂,会迷茫,会自以为是,会骄傲自满,会自卑心虚,是因为他对自己不够了
內容簡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师训》:为作者对中医普及学堂学员道、德、术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训者,训而导之以善也!严师可出高徒,宽和恰能泽润。作者便是通过自己对天地之道的体悟,对德能的力行,对术的运用,以及在宽严并举的训导中,慢慢培育出一批批有愿力,有抱负,有能力,有担当的医门龙象。第二部分《问师》:为作者与学生间以相互提问作答之方式来达到教学相长互相精进的效果,余浩老师说,学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问,善起疑情。问是学的根本。
關於作者:
曾培杰,中医普及学堂创办人,著名中医科普作家,传统文化践行者,任之堂名医余浩高徒。出版有任之堂跟诊日记系列,小郎中学医记系列,名医传系列,中医小说普及系列,轻松学中医系列等几十部中医畅销书。
目錄
目 录
医巢衔泥.......................................................................... 001
01?记录的习惯........................................................ 003
02?万病之源............................................................ 003
03?顺经脉之性........................................................ 003
04?勿小瞧小技........................................................ 004
05?文笔记录............................................................ 004
06?毕生之技............................................................ 005
07?百日筑基............................................................ 006
08?慢性病疗愈原则................................................. 006
09?凉脚复热............................................................ 007
10?失眠必治............................................................ 008
11?只怕一次............................................................ 008
12?以技服人............................................................ 009
13?内外兼治,医患配合.......................................... 009
14?锻炼意识............................................................ 010
15?以手代膏药........................................................ 010
16?提线木偶论........................................................ 011
17?贫富同等............................................................ 012
18?读书学艺............................................................ 012
19?解凝开封............................................................ 013
20?解锁释缚............................................................ 013
21?足是人体泉源.................................................... 014
22?立招牌............................................................... 014
23?敷贴疗法............................................................ 015
24?饭后百步走........................................................ 015
25?消嗔怒............................................................... 016
26?期颐堂诗............................................................ 016
27?世补斋对联........................................................ 016
28?骨质疏松............................................................ 017
29?筋松动............................................................... 017
30?外关与内关........................................................ 018
31?穴位开关............................................................ 018
32?深度睡眠............................................................ 019
33?出车入马............................................................ 019
34?桂附理中............................................................ 020
35?熏艾治胃胀........................................................ 020
36?学带人............................................................... 020
37?点按关节............................................................ 021
38?气息归田............................................................ 022
39?仲景学医............................................................ 022
40?点按与点化........................................................ 023
41?艾条解救............................................................ 023
42?妙观察智............................................................ 024
43?抗老三招............................................................ 024
44?药片依赖症........................................................ 025
內容試閱
前 言
中医已经从“普及知识”,走向“培养普及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重点不是灌输多少知识,而是怎样学习,如何把中医普及出去。
真相不在表面,而在表面背后那座巨大的冰山。
中医普及学堂培养人才背后的冰山就是道、德、术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其中晚上的师训便是重中之重:
看似随意的问对,却是教学相长的好诠释。
看似严厉的敲打,却是言传身教的体现。
训者,训而导之以善也!
严师可出高徒,宽和恰能泽润。
曾师便是通过自己对天地之道的体悟,对德能的力行,对术的运用,以及在宽严并举的训导中,慢慢培育出一批批有愿力、有抱负、有能力、有担当的医门龙象。
在任之堂时,余师经常对我们说,你们有什么疑问尽管提,我知无不言!
余师说,学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善问,善起疑情。
在禅修期间,每天都有小参时间,禅师坐在上面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及聆听他们讲述一天的修学打坐情况。
一位师兄说,我们很有必要小参,因为你即使没有什么进步,你也要如实地知道并反映今天的修学情况,以及提出心中的疑惑,如此才能清楚地精进。
人之所以会糊涂,会迷茫,会自以为是,会骄傲自满,会自卑心虚,是因为他对自己不够了知。真正了知自己的境界,并有强烈的求道之心的人,是非常自信自谦的。
所以学生的小参,师长的解惑,在这种一问一答间,慢慢让自己变得更真实,更直截了当地解决当下的问题,才能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中医学习随笔》正是在这种因缘下写成的,本书中的内容均整理自师生互动的录音文稿,很值得在精进路上修学的人们阅读参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