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主要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相关理论研究出发,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 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形成的内在机制从理 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并提出政府规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改革的建议。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研究的创新点有: (1)关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理”,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分类分层的视角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
 (2)在分类和分层双视角下对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定量研究不同国企类型和不同高管身份下国企高管薪酬的激励有效性。
 (3)结合我国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分类和分层视角下国企高管差异化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议。
 |  
         
          | 關於作者: |   
          | 范婧,1983年5月生,女,汉族,山西省文水县人,讲师,博士研究生,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省级课题四项,参与省级课题10余项,主持和参与多项横向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 目錄: |   
          | 第1 章 绪论1 1. 1 研究背景1
 1. 2 研究意义2
 1. 2. 1 理论意义2
 1. 2. 2 实践意义3
 1. 3 研究目的3
 1. 4 研究对象的界定4
 1. 4. 1 国有企业4
 1. 4. 2 高管人员6
 1. 4. 3 高管薪酬的性质8
 1. 5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安排10
 1. 5. 1 研究思路10
 1. 5. 2 研究方法12
 1. 5. 3 研究内容12
 1. 6 研究的创新14
 第2 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相关理论研究基础16
 2. 1 高管薪酬的基本理论16
 2. 1. 1 效率工资理论17
 2. 1. 2 委托代理理论17
 2. 1. 3 人力资本理论18
 2. 2 国内外企业高管薪酬研究的进展20
 2. 2. 1 国外企业高管薪酬研究的进展20
 2. 2. 2 国内企业高管薪酬研究的进展25
 2. 2. 3 文献评述30
 2. 3 小结31
 第3 章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制分析32
 3. 1 引言32
 3. 2 国有企业高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分析33
 3. 3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理论及应用分析34
 3. 3. 1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34
 3. 3. 2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36
 3. 4 加入身份的委托代理模型40
 3. 4. 1 国有企业高管身份的特殊性40
 3. 4. 2 加入双重身份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41
 3. 5 小结45
 第4 章 政府规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 历史演变与现实判断46
 4. 1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47
 4. 4. 1 国有企业的建立阶段(1949—1977 年) 47
 4. 4. 2 国有企业的兴起阶段(1978—1991 年) 48
 4. 4. 3 国有企业的探索阶段(1992—2002 年) 49
 4. 4. 4 国有企业的进展阶段(2003—2012 年) 50
 4. 4. 5 国有企业的深化阶段(2013 年至今) 52
 4. 2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演变54
 4. 2. 1 国有企业建立阶段的薪酬制度(1949—1977 年) 54
 4. 2. 2 国有企业兴起阶段的薪酬制度(1978—1991 年) 55
 4. 2. 3 国有企业探索阶段的薪酬制度(1992—2002 年) 56
 4. 2. 4 国有企业进展阶段的薪酬制度(2003—2012 年) 58
 4. 2. 5 国有企业深化阶段的薪酬制度(2013 年至今) 60
 4. 3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61
 4. 3. 1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建立阶段(1978—1991 年) 61
 4. 3. 2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探索阶段(1992—2002 年) 62
 4. 3. 3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规范阶段(2003—2012 年) 63
 4. 3. 4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完善阶段(2013 年至今) 65
 4. 4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现状分析66
 4. 4. 1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水平状况分析66
 4. 4. 2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对比分析68
 4. 4. 3 国有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的对比分析70
 4. 4. 4 不同行业之间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对比分析73
 4. 5 小结75
 第5 章 分类视角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实证研究77
 5. 1 引言77
 5. 2 研究设计78
 5. 2.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78
 5. 2. 2 变量设计及说明79
 5. 2. 3 模型构建80
 5. 2. 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80
 5. 3 估计结果及分析82
 5. 3. 1 基本估计结果82
 5. 3. 2 子样本估计结果83
 5. 4 稳健性检验85
 5. 4. 1 重新界定高管薪酬变量的稳健性检验85
 5. 4. 2 基于托宾Q 值的稳定性检验86
 5. 5 小结87
 第6 章 分层视角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实证研究91
 6. 1 引言91
 6. 2 研究设计92
 6. 2.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92
 6. 2. 2 变量设计及说明93
 6. 2. 3 模型构建94
 6. 2. 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94
 6. 3 估计结果及分析96
 6. 3. 1 基本估计结果96
 6. 3. 2 子样本估计结果97
 6. 4 稳健性检验101
 6. 4. 1 基于CEO 和CFO 样本的稳定性检验101
 6. 4. 2 基于托宾Q 值的稳定性检验102
 6. 5 小结103
 第7 章 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借鉴106
 7. 1 引言106
 7. 2 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比较107
 7. 2. 1 美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107
 7. 2. 2 日本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112
 7. 2. 3 新加坡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118
 7. 3 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启示120
 7. 3. 1 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合理定位120
 7. 3. 2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分类与分层管理121
 7. 3. 3 长期激励的薪酬激励形式122
 7. 3. 4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信息的披露122
 7. 4 小结123
 第8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24
 8. 1 主要研究结论124
 8. 1. 1 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124
 8. 1. 2 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124
 8. 1. 3 历史分析的主要结论125
 8. 1. 4 比较分析的主要结论126
 8. 2 政府规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议126
 8. 2. 1 培养职业经理人才市场126
 8. 2. 2 构建分类分层双重薪酬模式128
 8. 2. 3 完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督机制130
 8. 2. 4 加大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信息公开性131
 8. 3 目前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132
 附录133
 附录A 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文件汇总表133
 附录B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政策汇总表135
 参考文献137
 后记147
 |  
         
          | 內容試閱: |   
          |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 部分行业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表现为定位相对偏高, 甚至还有部分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挂钩的现象。但是, 这实际反映出的是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国有企业性质和高管身份不相匹配的问题, 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目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也应顺应新时期的新特征。重新审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制, 针对性地提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建议, 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优势, 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本书主要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相关理论研究出发,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理论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 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形成的内在机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并提出政府规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改革的建议。本书共8 章。第1 章提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研究问题、界定研究对象和阐述主要研究内容。第2 章综述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相关文献, 为进一步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第3 章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制分析, 这部分主要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出发, 分析国有企业和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利用收入分配公平偏好模型进一步分析和衡量国有企业高管的双重身份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第4 章我国政府体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判断, 主要从我国国有企业的演变过程,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变化以及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现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5 章是基于国有企业分类的视角, 定量化研究商业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制度设计问题, 进而提出分类化设计的薪酬改革思路。第6 章是基于国有企业高管分层的视角, 定量化研究有政府背景和无政府背景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激励的差异性, 并提出基于分类分层的四种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模式。第7 章是国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借鉴。比较美国、日本和新加坡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并得出对中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设计的启示。第8 章总结本研究的结论, 提出政府规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并探讨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书主要关注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形成机制”, 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分类分层的视角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在分类和分层双视角下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定量研究不同国有企业类型和不同高管身份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激励的有效性。结合我国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实证分析的结果, 提出分类和分层视角下国有企业高管差异化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议。
 范 婧
 2021 年10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