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对民法中返还制度的体系化研究,通过观察比较法上的返还制度、结合返还制度的新发展,对我国民法中的不当得利、合同解除、原物返还、获利返还等与返还相关的规则进行整合,以合同与非合同的两分法构建与我国《民法典》相契合的返还制度体系,解决返还规则过于分散而造成的适用冲突、理解困难等问题。我国目前有关返还的研究主要是单个返还制度的研究,处于“碎片化”状态,与《民法典》的体系性状态以及国内外法学界对返还制度的体系化需求形成反差。本书即在探索民法中返还制度的体系化可能性,并将终建构的体系化模式进行呈现,以期能够更为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民法典》中的返还规则。 |  
         
          | 關於作者: |   
          | 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作者对民法返还制度研究多年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作者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熟悉比较法上的返还体系,能够保证本书中的论证的广度和深度作者主要经历: 2017.6-至今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民商法教师(民商法系副主任)2012.9-2017.6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民商法博士2015.9-2016.9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访问学者 2008.8-2012.6 浙江大学 法学学士作者的成果: 1. 《旅游合同解除制度的体系性解释》,载《旅游学刊》2014年第 7 期,CSSCI,独著2. 《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断裂与缝合——第三人介入情形的责任类型分析》,载《北方法学》2014年第 1 期,CSSCI,独著3. 《第三人致害租赁物的法律关系分析》,载《晋阳学刊》2014年第 3 期,核心期刊,独著 4. 《债权让与中的解除权问题研究》,载《民商法论丛》第 62卷,CSSCI,独著 5. 《论合同解除效果说及其实务展开》,载《浙大民商法文集》第 1卷,独著 6. 《简论我国民法典中返还制度的建构》,载《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 3 期,CSSCI,独著7. 《从不动产登记到违法建筑的买卖及履行》,载《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9年第 1 辑,CSSCI,独著8. 《丁福如与石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评释》,载周江洪、陆青、章程主编:《民法判例百选》,法律出版社 2020年版,独著 9. 《民法总则中意定监护制度的理解与建构》,载《天府新论》2020年第 2 期,CSSCI扩展版,独著10.《论债权人撤销权的私益性及其实现》,载《新疆社会科学》,CSSCI,独著,待刊 |  
         
          | 目錄: |   
          | 章 绪 论 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我国的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视角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返还的基本观念
 节 返还与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中的返还
 二、民事责任外的返还
 第二节 返还的法律特征
 第三章 英美法系的返还制度模式
 节 以“返还法”为中心的发散模式
 一、整体性视角:“返还”的一体涵摄功能
 二、局部性视角之一:核心地位的“返还法”
 三、局部性视角之二:其他分散的返还诉因
 第二节 英美法系返还制度模式的弊端
 一、返还法与返还诉因的不协调
 二、返还法中的特别问题
 第四章 大陆法系的返还制度模式
 节 以“返还请求”为线索的平行模式
 一、整体性视角:金字塔式的三层返还结构
 二、局部性视角:交互发展的七种返还子模式
 第二节 大陆法系返还制度模式的弊端
 一、返还权利与返还效果的混杂
 二、返还子类型的局限
 三、不当得利模式的不足
 第五章 我国民法中的返还制度模式
 节 部分返还规范的缺失
 第二节 “返还”用语的模糊
 第三节 合同解除后返还效果的摇摆
 第四节 物权部分与侵权部分返还制度关系的争议
 第五节 司法实务操作中的异象
 一、合同解除案件的实务状况
 二、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案件的实务状况
 三、“返还原物”案件的实务状况
 第六章 返还制度的新发展
 节 返还制度在具体立法例中的发展
 第二节 返还制度在国际性及区域性私法中的发展
 第三节 返还制度新发展的遗漏
 一、统合范畴的不全面
 二、具体规则的差异性
 三、一些问题的遗漏
 第七章 我国返还制度框架的再设计
 节 返还制度体系间的思维碰撞
 一、两种返还模式之间的火花
 二、新旧返还立法之间的启发
 第二节 重构返还制度机遇的把握
 一、取舍比较法的优缺点
 二、清晰返还权利的性质
 三、重新审视不当得利的地位
 第三节 返还制度架构的基本设想
 一、组织线索的确定:权利进路与救济进路
 二、具体结构的划分: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
 三、小结
 第八章 合同领域内的返还制度
 节 适用范畴的界定
 一、约定情形中的返还清算
 二、法定情形中的非返还清算
 第二节 合同领域返还制度的基础
 一、关键因素:密切接触关系的作用
 二、价值取向:状态回复、利益平衡与交易效率
 三、基本定性:现状恢复
 第三节 合同领域的原物返还规则
 一、“原物”的内涵
 二、原物返还的具体规则
 三、“返还障碍”的具体类型
 第四节 合同领域的用益和费用返还规则
 一、用益和费用返还的属性
 二、用益返还具体规则
 三、费用返还具体规则
 第五节 合同领域返还障碍情形中的返还规则
 一、履行请求
 二、价额返还
 第九章 非合同领域内的返还制度
 节 非合同领域内的返还类型
 第二节 以有体物为核心的返还制度内部结构
 一、物权制度中的“返还原物”与侵权制度中的“返还财产”
 二、侵权制度中的“返还财产”与占有制度中的“返还占有物”
 三、物权制度中的“返还原物”与占有制度中的“返还占有物”
 第三节 占有恢复关系的内涵展开
 一、占有恢复关系的体例构成
 二、占有恢复关系的内容效果
 第四节 以有体物为核心的返还规则
 一、返还义务主体
 二、返还期限
 三、返还地点
 四、返还费用
 五、返还方式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返还与损害赔偿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