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知”与“道”:语言、逻辑与哲理探析

書城自編碼: 375869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語言文字
作者: 杨晓波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70160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末清初那些年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NT$ 296.0
亚洲文明(第二辑)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NT$ 347.0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NT$ 704.0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NT$ 449.0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售價:NT$ 305.0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953
《现代汉语描写语法》
+

NT$ 372
《公文写作从入门到精通》
+

NT$ 263
《SCI论文写作和发表:You Can Do It(第二版)》
+

NT$ 554
《党政机关公文起草框架构思1000例》
+

NT$ 239
《讲理(增订版)》
+

NT$ 365
《上海俗语图说》
內容簡介:
本成果为一项语言哲学与比较哲学的综合研究,通过语言、逻辑与哲学三个维度(或曰三种进路),对“知”与“道”这两个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进行了考察,旨在探析两者间张力所展现的形而上意蕴,并从中揭示中西哲学的不同特质,突显中国哲学“由词通道”“道不离器”及“道在伦常日用”之精神。
關於作者:
杨晓波 男,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博士,教授,现任职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比较哲学、日本哲学、翻译学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9部。
目錄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之缘起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进路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各章概要
第二章 “知”与“道”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从“语言批判”到“默会认识”
第二节 西方哲学中的“语言批判”
第三节 中国哲学中的“语言批判”
第四节 中西哲学中的“默会认识”
第三章 “知”与“道”的语言分析Ⅰ:“知”,“道”“知道”,与“不知道”
第一节 “知”
第二节 “道”
第三节 “知道”与“不知道”
第四章 “知”与“道”的语言分析Ⅱ:“不知道”种种
第一节 安德烈·库克拉的分类Ⅰ(按程度)
第二节 安德烈·库克拉的分类Ⅱ(按性质)
第三节 西尔维亚·乔纳斯的分类
第四节 梁瑞清的分类
第五节 本书的分类
第五章 “知”与“道”的逻辑分析Ⅰ:“场所逻辑”的视角
第一节 关于逻辑观
第二节 西田几多郎与“场所逻辑”
第三节 对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挑战
第四节 “场所逻辑”与“不知道”
第六章 “知”与“道”的逻辑分析Ⅱ:我们缘何“不知道”
第一节 从“有的场所”观之
第二节 从“相对无的场所”观之
第三节 从“绝对无的场所”观之
第四节 从系词“是”的视角观之
第七章 “知”与“道”的逻辑分析Ⅲ:对“不知道”之道
第一节 道“不知道”的逻辑可能性
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的“显示”
第三节 冯友兰的“负的方法”
第四节 道家的方法
第五节 禅宗的方法
第六节 中国古典诗学的方法
第八章 “知”与“道”的哲理探析Ⅰ:词与道
第一节 “可道的”与“不可道的”
第二节 “由词以通道”
第三节 语言、世界与超越
第九章 “知”与“道”的哲理探析Ⅱ:迈向“后语言哲学”
第一节 “后语言哲学”展望
第二节 李泽厚的“后语言哲学”
第三节 “有”哲学与“无”哲学
第四节 中国哲学之登场
第十章 “知”与“道”的哲理探析Ⅲ:语、默的体验性
第一节 言说源于体验并归于体验
第二节 体验,让语言消失在幸福之处
第十一章 结语:道在伦常日用中
参考文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