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 編輯推薦: | 
         
         
           
            获奖情况: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系列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配套资源:微课视频、电子课件、习题答案、教学大纲 本书特色: 书中配有丰富的例题及详尽的解题步骤,每章均对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进行了归纳,增加了与电路理论相关的思政内容及贴近工程实际的“应用实例与分析”,有利于读者牢固掌握电路理论。 书中嵌入了与书中内容相配套的视频二维码,读者可做到即扫即学。
           |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根据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电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虑各院校新的教学计划及电路理论自身特点,为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本书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谐振电路、互感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等。
 本书基本概念讲述清楚,易于读者理解;基本分析方法归类恰当、思路清晰、步骤明确、富有逻辑,易于读者掌握。同时,书中配有丰富的例题及详尽的解题步骤,每章均对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进行了归纳,便于读者高效掌握电路理论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了更利于读者学习电路理论,本书每章增加了与电路理论相关的思政内容及贴近工程实际的“应用实例与分析”,同时还增加了与书中内容相配套的视频二维码,读者可做到即扫即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电路、电路分析基础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 目錄: 
           | 
         
         
           
            序
 前言
 
 第1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
 引言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实际电路
 112电路模型
 1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21电流的参考方向
 122电压的参考方向
 123电压与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和
 非关联参考方向
 124国际单位制(SI)中变量的
 单位
 13电功率和能量
 131电能
 132功率
 14电阻元件
 141电阻和电导
 142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43电阻元件的开路和短路
 144电阻元件的功率和电能
 15电压源和电流源
 151电压源
 152电流源
 16受控源
 17基尔霍夫定律
 17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7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8运算放大器
 19应用实例与分析
 110本章小结
 1101本章基本知识点
 1102本章重点与难点
 111习题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引言
 21简单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1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12电阻的串联
 213电导的并联
 214电阻的混联
 22电阻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
 等效变换
 221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
 222星形—三角形联结之间的
 等效变换
 23电源的等效变换
 231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32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
 等效变换
 24应用实例与分析
 25本章小结
 251本章基本知识点
 252本章重点与难点
 26习题
 第3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引言
 31电路的图
 311电路的图的基本概念
 312电路的图的有关名词
 32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21KCL的独立方程数
 322KVL的独立方程数
 33支路法和支路电流法
 331支路法(2b法)
 332支路电流法
 34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341网孔电流法
 342回路电流法
 35结点电压法
 36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37应用实例与分析
 38本章小结
 381本章基本知识点
 382本章重点与难点
 39习题
 第4章电路定理
 引言
 41叠加定理和齐次定理
 411叠加定理
 412齐次定理
 42替代定理
 4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31戴维宁定理
 
 432诺顿定理
 4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41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42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计算
 443传输效率
 45特勒根定理
 46互易定理
 47应用实例与分析
 48本章小结
 481本章基本知识点
 482本章重点与难点
 49习题
 第5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引言
 51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511电容元件
 512电感元件
 513电容与电感的等效变换
 52换路定律和初始值的确定
 521换路定律
 522初始值的确定
 53一阶电路的动态响应
 531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32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533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5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55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551阶跃函数
 552阶跃响应
 56二阶电路的动态响应
 561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62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
 全响应
 57应用实例与分析
 58本章小结
 581本章基本知识点
 
 582本章重点与难点
 59习题
 第6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引言
 61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
 611正弦量
 61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62电路定律及电路元件的相量形式
 621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22电阻元件的相量模型
 623电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624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63复阻抗与复导纳
 631复阻抗
 632复导纳
 633复阻抗与复导纳间的等效变换
 634复阻抗(复导纳)的串、并联
 64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6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651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的功率
 652复功率
 653功率因数的提高
 654最大功率传输
 66应用实例与分析
 67本章小结
 671本章基本知识点
 672本章重点与难点
 68习题
 第7章谐振电路
 引言
 71串联谐振电路
 72并联谐振电路
 721简单RLC并联电路
 722电感线圈与电容并联电路
 73串并联谐振电路
 74应用实例与分析
 75本章小结
 751本章基本知识点
 752本章重点与难点
 76习题
 
 第8章互感电路
 引言
 81互感电路的基本概念
 811互感现象
 812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813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及耦合
 电感的电路模型
 814耦合因数
 82互感电路的计算
 821耦合电感的串联
 822耦合电感的并联
 823耦合电感的三端连接
 83空心变压器
 831空心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及
 方程
 832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及
 引入阻抗
 84理想变压器
 841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及方程
 842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作用
 85应用实例与
           | 
         
       
      
      
      
         
          | 內容試閱: 
           | 
         
         
           
            江苏大学“电路”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路原理》教材是“电路”课程的主干教材,并于2007年12月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该教材正确阐述了电路理论、概念及分析方法,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富有逻辑,符合认知规律,具有启发性,有利于读者高效地学习并掌握电路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书系《电路原理》的第4版,与第3版相比,本版重新撰写了每章引言并在其中新增与电路理论相关的思政内容及来自生活和工程实际的电路“应用实例与分析”,以此唤起读者对相关知识内容探索的欲望,并应用本章所学知识对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形成了“从工程实例出发,经过发现与探索,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学习路线图,强化了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能高效培养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论实际应用能力。为了更加便于读者学习掌握电路理论,新增了与书中内容相配套的视频二维码,读者可做到即扫即学,使纸质教材成为一种新的传媒介质,为读者带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新的学习体验。本次修订删除了第3版中的对偶原理、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二端口网络的实例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删减不会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对内容体系的合理优化,能够有效解决内容与学时的矛盾,以实现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突出强化电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而满足电气信息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合理的知识体系将会对学生理解一门课程的内容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保留了原第3版中的大部分内容、例题及习题,能够满足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培养要求,适合多层次、多类别的电路课程教学,兼顾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衔接与配合。依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将电路课程知识体系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与编排,以强化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的掌握。在内容上遵守“加强基础、精选内容,结合实际、逐步更新,突出重点、利于教学”的原则进行选材,结构上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基于问题,工程引导”的方法进行编排,采用先“直流电路分析”后“交流电路分析”、先“基本概念介绍”后“具体电路分析”、先“时域分析”后“复频域分析”的框架结构。该体系兼顾了经典电路理论与现代电路理论,体现了电路理论在不同电路应用的相对独立和相互渗透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电路理论的基础核心内容,掌握电路理论的相关应用。
 本书的修订工作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参考已出版的同类优秀教材而开展的。参加编写的有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陈晓平、和阳(第4、5、7章);李长杰、朱孝勇(第3、8、10章);傅海军、韩守义(第6、9、11章);殷春芳、孙月平(第1、2章);温军玲(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培凤(第12、13章)。感谢戴继生教授对第13章视频所做的工作。本书由陈晓平教授和李长杰副教授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与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