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对人格权之私权属性与宪法基本权利属性及其相互转化提供法技术设计,对人格权之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一元保护提供正当性解释,对人格权与言论自由冲突之协调提供合理性论证,对错误怀孕、错误出生、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等疑难问题给出符合中国法治环境的答案等等,致力为困扰人格权研究多年的重大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 |  
         
          | 關於作者: |   
          | 张红 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青年长江学者(2015年) ,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2013年)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杰出青年学者,武汉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法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法学会《荆楚法学》执行主编。主要著作有:《基本权利与私法》(2010年/2020年) 、《人格权总论》(2012年/2022年)、《人格权各论》(2016年/ 2022年)、《民法典人格权编立法论》(2020年) 。
 |  
         
          | 目錄: |   
          | 导 论 人格权之基本权利范畴 章 国外人格权二百年:通过判例而演进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19世纪德国人格权理论之辩
 第三节 20世纪德国人格权法之演进
 第四节 法国与瑞士
 第五节 日本
 第六节 美国与英国
 第七节 本章总结
 第二章 中国人格权一百年:立法史与学术史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立法史:人格权法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学术史:人格权变迁与中国民法方法
 第四节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人格权之权利属性:私法权利与宪法权利的统一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由私法上人格权到宪法上人格权:一项新的宪法权利的产生
 第三节 经由私法上人格权保护宪法上基本权利
 第四节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人格权之权利内容: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统一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人格权上财产利益保护的两种模式及我国的选择
 第三节 人格权上财产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人格权上财产利益的实现与救济
 第五节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人格权之权利冲突:人格权保护与言论自由之调适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言论自由与人格权保护
 第三节 不表意自由与人格权保护
 第四节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特殊主体人格利益保护之一:错误怀孕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侵害法益之违法性
 第三节 损害结果
 第四节 过错及因果关系
 第五节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特殊主体人格利益保护之二:错误出生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侵害法益的违法性
 第三节 损害结果
 第四节 过错
 第五节 因果关系的认定
 第六节 本章总结
 第八章 特殊主体人格权保护之三:死者人格利益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死者人格上精神利益之保护
 第三节 死者人格上财产利益之继承
 第四节 本章总结
 第九章 人格权之兜底性保护:一般人格权
 节 本章问题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新生人格利益保护机制
 第三节 侵害祭奠利益之侵权责任
 第四节 侵害生活安宁利益之认定
 第五节 侵害性自主利益之侵权责任
 第六节 欺诈性抚养侵害亲子利益
 第七节 本章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案例
 \
 |  
         
          | 內容試閱: |   
          | 二版序 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实施。独具中国特色的七编制民法典体例开世界民事立法之先河,设置了独立的人格权编,人格权编得以与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并驾齐驱。这是中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的贡献,代表了中国民法典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为人格权保护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有关人格权的讨论积累了很多学术资源,有关人格权的判例、学说快速增长。为满足《民法典》人格权编解释适用的需要,及时吸收成果,勘正谬误,完善体系,特修订本书,是为二版。
 此次修订紧密结合《民法典》人格权编,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修订导论“人格权之基本权利范畴”,删除“人格权保护与中国民法典制定”。(2)修订章第二节“19世纪德国人格权理论之辩”,对该节的文献选取做了进一步说明。(3)在第二章第二节“立法史:人格权法在中国的发展”和第三章第三节“经由私法上人格权保护宪法上基本权利”中,增加对《民法典》中人格权规定的述评。(4)对第三章第三节中有关“违反保护性法律”的内容做了部分更新。(5)重写第五章第三节“不表意自由与人格权保护”。(6)新增第九章“人格权之兜底性保护:一般人格权”,内容为一般人格权的基础理论、作为新型人格利益的归宿,祭奠利益、生活安宁利益,性自主利益以及欺诈性抚养侵害亲子利益等四种新型人格利益归于一般人格权保护之问题。此章篇幅较大,是此次增订的主要内容。任何修订都难免出错,且亦非终局;作者将持续尽心研究人格权法,虚心吸纳各家学说,恳请学界方家不吝批评赐教。今谨以二版此书,向关心帮助之师友致以无限谢忱,并勉励自我不忘初心、戒骄戒躁、继续前进。此次修订,得黄绍坤、叶鑫、陶鑫明诸君鼎力相助,特致谢意。
 张 红
 2021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