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653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 編輯推薦: |   
          | 本书可作为高校从事全球太空管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太空政策研究、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系统总结了全球、区域和国家等不同视角下的太空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政府、国际组织、技术、商业、法律等不同领域的全球太空管理经验,具体包括当前全球太空管理机制与条约法律、国家制度与商业航天活动对全球太空管理的影响、当前主要航天应用领域的太空管理建议、空间安全领域的太空管理机制与方法、“新太空”活动的发展趋势与管理策略以及未来全球太空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等。 |  
         
          | 關於作者: |   
          | 主要从事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作为负责人、主要参与者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 |  
         
          | 目錄: |   
          | 目录 
 
 第一部分空间活动的法律和监管框架
 第1章全球太空管理研究导论3
 1.1引言3
 1.2研究目的5
 1.3全球太空管理的定义5
 1.4使用方法6
 1.5本书的范围、性质和预期作用7
 第2章全球太空管理现有机制概述11
 2.1引言11
 2.1.1通用全球管理体系的演变12
 2.1.2全球太空管理是否具有特殊性13
 2.2现有太空管理机制是否满足当前和未来全球外空公共利益14
 2.3现有的五项联合国空间条约15
 2.3.1条约法15
 2.3.2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16
 2.3.31968年《营救协定》17
 2.3.41972年《责任公约》18
 2.3.51974年《登记公约》19
 2.3.61979年《月球协定》20
 2.4联合国机构是否为监管、协调或规范空间活动的最佳组织22
 2.4.1联合国大会22
 2.4.2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23
 2.4.3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24
 2.4.4U.N.Space25
 2.4.5国际电信联盟25
 2.4.6其他联合国机构26
 2.5其他论坛对解决全球太空管理问题的帮助26
 2.5.1联合国系统以外的多边和双边条约27
 2.5.2政府间组织/机构28
 2.5.3政府间业务组织29
 2.5.4非政府国际组织31
 2.6软法律如何和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全球太空管理33
 2.7替代或补充机制的有效性35
 2.7.1自愿双边与多边安排35
 2.7.2国际GNSS服务35
 2.7.3商业航天联盟36
 2.7.4作为示范法的国家空间制度36
 2.7.5保险管理37
 2.8结论及汇总表37
 参考文献41
 
 ·ⅩⅧ·
 第3章区域视角下的全球太空管理49
 3.1引言49
 3.2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太空管理倡议50
 3.2.1欧洲及其区域太空管理经验50
 3.2.2亚洲及其区域太空管理经验53
 3.2.3欧洲和亚洲区域空间合作分析55
 3.3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区域空间计划和机构前景58
 3.4结论:区域太空管理机制与全球太空管理机制的互补性59
 参考文献61
 拓展阅读62
 第4章国家空间政策和法律以及全球太空管理64
 4.1引言:国家空间立法在全球太空管理中的作用64
 4.2国家空间立法举例65
 4.2.1阿根廷65
 4.2.2澳大利亚65
 4.2.3奥地利66
 4.2.4比利时66
 4.2.5巴西66
 4.2.6加拿大67
 4.2.7智利67
 4.2.8中国68
 4.2.9法国68
 4.2.10德国69
 4.2.11印度69
 4.2.12印度尼西亚69
 4.2.13伊朗70
 4.2.14爱尔兰70
 4.2.15意大利70
 4.2.16日本71
 4.2.17哈萨克斯坦71
 4.2.18韩国72
 4.2.19荷兰72
 4.2.20尼日利亚72
 4.2.21挪威73
 4.2.22俄罗斯联邦73
 4.2.23南非74
 4.2.24西班牙75
 4.2.25瑞典75
 4.2.26乌克兰75
 4.2.27英国76
 4.2.28美国76
 4.3结论及汇总表78
 参考文献81
 拓展阅读81
 ·ⅩⅨ·
 第5章商业航天企业与全球管理体系82
 5.1引言:新兴技术和商业航天部门82
 5.2国际条约和私营企业的全球管理86
 5.2.1国家对私营企业的责任87
 5.2.2国家对私营企业行为的责任88
 5.2.3所有权变更88
 5.2.4不占用和免费获取及使用89
 5.2.5应急响应90
 5.2.6轨道位置和无线电频率分配91
 5.2.7国家立法与全球协议的关系91
 5.3其他全球管理模式92
 5.3.1习惯国际法和一般法律原则92
 5.3.2非约束性的软法律93
 5.4当前管理和关键未决问题分析94
 5.4.1当前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不充分性94
 5.4.2维持现状的风险和威胁96
 5.4.3具体、潜在、创新和适当的管理98
 5.4.4可能采取行动的组织98
 5.5结论、主要挑战、机遇和汇总表99
 参考文献101
 拓展阅读105
 ·ⅩⅩ·
 第二部分具体航天应用(使用)和运输
 第6章卫星通信和广播109
 6.1引言109
 6.2有关卫星通信的管理问题和相关关切112
 6.2.1与远程通信技术和运营标准有关的潜在冲突112
 6.2.2国际电联政策制定机构受到的限制113
 6.2.3适应未来通信卫星服务需求的增长114
 6.3一般性空间问题如何影响远程通信部门115
 6.4制度安排、技术、政策和法律标准相关的潜在行动116
 6.5结论及汇总表120
 参考文献122
 第7章遥感、对地观测与气象卫星124
 7.1引言124
 7.2遥感领域主要技术发展125
 7.2.1遥感系统的创新126
 7.2.2提升传感器的能力及对遥感和气象服务的影响126
 7.3遥感活动相关的国际法律管理128
 7.4国家层面对遥感活动的监管129
 7.5加强遥感管理的措施130
 7.5.1加强对重要国际组织的监管,以改善当前和未来的状况130
 7.5.2扩大重要信息的有效范围131
 7.6结论及汇总表131
 参考文献134
 拓展阅读135
 第8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服务137
 8.1引言137
 8.2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关键趋势138
 8.2.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现状138
 8.2.2商业市场143
 8.2.3未来趋势144
 8.2.4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中断的风险145
 8.3现有的管理体系和面临的挑战146
 8.3.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中的法律和道德问题146
 8.3.2适用的法律文书和国际论坛146
 8.4现行管理制度的充分性和建议149
 8.4.1维持现状的风险和威胁149
 8.4.2具体、潜在、创新和合适的管理解决方案150
 8.5结论及汇总表150
 参考文献153
 拓展阅读155
 ·ⅩⅪ·
 第9章空间太阳能发电157
 9.1引言157
 9.2太阳能发电卫星系统的独特性159
 9.3太阳能发电卫星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161
 9.4太阳能发电卫星面临的挑战163
 9.4.1技术挑战163
 9.4.2监管挑战164
 9.5太阳能发电卫星现行管理制度166
 9.5.1外层空间条约166
 9.5.2太阳能发电卫星造成损失的责任问题167
 9.5.3太阳能发电卫星登记问题168
 9.5.4太阳能发电卫星的无线电频率和地球同步轨道位置169
 9.5.5微波辐射(无线能源传输)170
 9.6结论及汇总表171
 参考文献174
 拓展阅读175
 第10章太空发射服务177
 10.1引言177
 10.2新兴太空发射技术178
 10.2.1可重复使用发射技术178
 10.2.2小载荷发射系统180
 10.2.3从空间站部署小卫星180
 10.2.4先进火箭发射系统181
 10.2.5先进非火箭发射系统:太空电梯183
 10.3与发射有关的管理问题和担忧184
 10.3.1私营部门参与度不断提高184
 10.3.2环境问题:地球及太空清洁技术184
 10.3.3新发射技术中的立法缺失185
 10.3.4可行措施186
 10.4结论及汇总表186
 参考文献189
 
 ·ⅩⅫ·
 第三部分全球空间安全与保护问题
 第11章载人航天193
 11.1引言193
 11.2国家载人航天194
 11.3国际载人航天194
 11.4未来的国际载人航天195
 11.5新兴商业载人航天196
 11.6商业载人航天管理198
 11.6.1当前管理结构:关于国家责任的《外层空间条约》第六条198
 11.6.2未来管理结构199
 11.7结论及汇总表202
 参考文献205
 拓展阅读205
 第12章全球空间安全管理207
 12.1引言207
 12.2外层空间军事和安全活动的发展趋势208
 12.3当前全球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210
 12.3.1空间武器211
 12.3.2空间中的其他安全挑战216
 12.4现行空间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之处218
 12.4.1对现行法律制度的分析218
 12.4.2防止军备竞赛219
 12.4.3减少空间碎片221
 12.4.4主动清除、管理碎片和在轨服务相关的准则条例222
 12.4.5武装冲突法222
 12.4.6全球协调的行星防御223
 12.5约束或鼓励在太空中负责任的行为223
 12.5.1厘清管理框架224
 12.5.2保护现有的空间基础设施226
 12.5.3提高空间基础设施的自我恢复性226
 12.5.4开发替代方案降低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227
 12.5.5对不负责任的行为做出必要的反应227
 12.6结论及汇总表227
 参考文献230
 拓展阅读235
 ·ⅩⅩⅢ·
 第13章临近空间交通管理与协调控制236
 13.1引言236
 13.2探空火箭、轨道飞行器的发射与回收238
 13.2.1技术和运营方面的挑战239
 13.2.2航线与经济240
 13.2.3减少风险威胁与公平问题241
 13.3临近空间242
 13.3.1技术和运行方面的挑战242
 13.3.2航线与经济243
 13.3.3降低风险威胁与公平问题244
 13.4太空交通管理244
 13.4.1技术和运行方面的挑战245
 13.4.2航线与经济245
 13.4.3降低风险威胁与公平问题246
 13.5当前管理分析和可能采取的行动的考虑246
 13.6当前管理结构的充分性247
 13.7维持现状的风险和威胁248
 13.7.1当前的航天国家248
 13.7.2未来的航天国家248
 13.8特定的潜在、创新和适当的管理解决方案249
 13.9结论:主要风险、挑战、选择以及解决方案249
 参考文献251
 
 
 ·ⅩⅩⅣ·
 第四部分“新太空”活动
 第14章在轨维修、主动清除碎片及相关活动255
 14.1引言255
 14.2需要新的解决方案和能力来应对空间碎片造成的威胁256
 14.3在轨维修和主动清除碎片的现状和演变258
 14.3.1轨道快车——DARPA/NASA258
 14.3.2德国轨道维修任务DLR258
 14.3.3凤凰计划——DARPA259
 14.3.4机器人加注模块——NASA259
 14.3.5太空拖船(ConeXpress轨道回收系统)——轨道恢复公司260
 14.3.6空间基础设施服务——MDA260
 14.3.7任务扩展飞行器——ViviSat260
 14.3.8X37B轨道试验车——美国空军261
 14.3.9CleanSpace One EPFL/eSpace261
 14.3.10其他重要的国际在轨服务试验261
 14.4当前在轨维修和主动清除碎片框架下的法律问题和政策关注262
 14.4.1“空间碎片”是空间物体吗?263
 14.4.2清除行为的合法性264
 14.4.3在轨维修和主动清除碎片的责任和义务266
 14.5政策问题:私人运营商的额外障碍267
 14.6应对航天系统在轨服务和主动清除碎片未来发展的可能监管行动268
 14.7结论及汇总表269
 参考文献272
 拓展阅读275
 第15章小卫星和巨型商业卫星星座276
 15.1引言276
 15.2小卫星和新型商业卫星星座的历史背景和趋势278
 15.3小卫星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还是一种对不断变化和创新的
 空间产业现象的展示?280
 15.4小卫星和新商业发射服务提供商283
 15.5小卫星和星座趋势评估285
 15.6结论及汇总表288
 
 参考文献290
 拓展阅读291
 
 ·ⅩⅩⅤ·
 
 第16章空间开采和空间自然资源利用294
 16.1引言294
 16.2空间采矿的演变、现状和发展趋势296
 16.2.1从外层空间提取空间资源296
 16.2.2遥感的意义296
 16.2.3空间处理技术296
 16.2.4空间资源提取、运回和处理系统297
 16.2.5样本取回任务和现场分析297
 16.3月球资源298
 16.4近地天体298
 16.5未来成功进行空间采矿的挑战299
 16.5.1商业和金融挑战299
 16.5.2空间采矿新技术的关键发展目标300
 16.6空间采矿与国际空间法、太空管理和相关先例301
 16.6.1《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的解释302
 16.6.2外层空间的私营部门302
 16.6.3主权/不占有与天体的“使用”303
 16.7外层空间资源与未来监管需求304
 16.7.1潜在监管行动的考虑305
 16.7.2采用国家空间法范本305
 16.7.3国家空间法的单方面解释306
 16.7.4空间采矿管理方面需要国际共识307
 16.8环境与公共健康风险、危害和对空间采矿的关切309
 16.9创新和适当的管理解决方案310
 16.10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和其他论坛311
 16.11挑战和选择312
 16.11.1商业空间活动征税或“全球共享”财务安排313
 16.11.2《美国空间资源勘探和利用法》是否为空间采矿监管的良好模式313
 16.12结论及汇总表314
 参考文献317
 拓展阅读320
 ·ⅩⅩⅥ·
 
 第五部分面向未来
 第17章宇宙灾害和行星防御323
 17.1引言323
 17.2减轻宇宙灾害的相关步骤323
 17.3行星防御面临的宇宙灾害和技术挑战325
 17.3.1有潜在危害的小行星和彗星326
 17.3.2行星防御与对近地天体使用核武器的法律问题326
 17.3.3近地天体挑战和潜在对策328
 17.3.4极端空间天气危害328
 17.3.5挑战和潜在对策330
 17.4考虑政策、法律、标准或其他问题相关的可能行动330
 17.5结论及汇总表331
 参考文献334
 拓展阅读335
 第18章空间环境问题337
 18.1引言337
 18.1.1空间环境问题的产生337
 18.1.2评估环境问题的方法338
 18.2地球和近地环境339
 18.2.1近地空间使用的物理危害341
 18.2.2非物质性环境恶化343
 18.3行星和小天体环境:利用外层空间的潜在影响344
 18.3.1对小天体和卫星的威胁344
 18.3.2对富含挥发性物质的天体的威胁345
 18.3.3全行星尺度上的环境威胁345
 18.4地球保护347
 18.5主要挑战、机会和威胁总结347
 18.6保护天体环境的现行管理制度348
 18.6.1科学行星检疫要求(PQR)/行星保护政策348
 18.6.2国际条例350
 18.6.3环境保护、道德和跨科学356
 18.6.4行星保护的科学和法律方法之间的冲突357
 18.6.5外层空间环境行为守则359
 18.6.6地球同步轨道的污染和拥堵361
 18.7结论及汇总表362
 参考文献365
 拓展阅读369
 
 ·ⅩⅩⅦ·
 第19章太空移民和殖民371
 19.1引言371
 19.1.1人类的本质371
 19.1.2移民372
 19.1.3移民作为持续进化的手段373
 19.1.4现状375
 19.1.5未来趋势376
 19.2现行管理体系377
 19.2.1历史根源377
 19.2.2充分性378
 19.2.3不足之处379
 19.3对未来管理体系的建议381
 19.3.1定居的目的和功能382
 19.3.2谁来解决?383
 19.3.3行为384
 19.3.4环境因素385
 19.3.5环境保护386
 19.3.6适用论坛386
 19.3.7管理结构388
 19.3.8资源稀缺性389
 19.3.9定居点的独立性390
 19.3.10可能遇到外星生命体390
 19.4其他需要回答的问题392
 附件:火星公约草案393
 参考文献398
 延伸阅读399
 第20章太空在地球长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01
 20.1引言401
 20.2太空资产和技术的益处402
 20.2.1天基信息通信技术的益处402
 20.2.2天基地球观测的益处403
 20.3可持续性、空间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408
 20.4管理挑战和潜在解决方案411
 20.5结论及汇总表413
 参考文献415
 延伸阅读418
 
 ·ⅩⅩⅧ·
 第21章将外层空间的利益和用途扩大到全人类419
 21.1引言419
 21.2分享外太空利益概念的演变421
 21.3发展中国家如何分享太空利益422
 21.3.1全球空间活动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23
 21.3.2人口增长424
 21.3.3射频竞争424
 21.3.4地球观测和免费数据424
 21.3.5数据共享的可持续性424
 21.3.6私营行为425
 21.3.7太空应用和共享太空惠益425
 21.4法律观点:“公平利用”和“公平分享”外层空间426
 21.5国际社会的看法427
 21.6为实现预期的公平性而提出的措施429
 21.7太空、发展中国家和获得有限自然资源430
 21.8国际空间法的统一事实适用性431
 21.9当前管理分析和潜在行动考虑431
 21.10具体、潜在、创新和适当的管理解决方案432
 21.11结论及汇总表434
 参考文献436
 延伸阅读437
 第22章全球太空管理能力建设438
 22.1引言438
 22.2太空教育的传统轮廓439
 22.3迈向21世纪的太空教育模式440
 22.3.1现有机构441
 22.3.2正规高等教育以外的教育和研究项目444
 22.4分析和建议446
 22.5结论及汇总表449
 参考文献451
 ·ⅩⅩⅨ·
 第六部分结论与未来之路
 第23章结论、综合调查结果和一般性建议457
 23.1引言457
 23.2全球太空管理的传统和新机制459
 23.2.1全球太空管理的跨部门问题459
 23.2.2过去的先例和全球太空管理的新来源459
 23.2.3新太空举措对全球太空管理构成的挑战460
 23.2.4未来挑战461
 23.3研究中出现的主题463
 23.4结论和展望465
 参考文献467
 附录A撰稿人传记468
 附录B术语表503
 附录C关键文档的案文517
 |  
         
          | 內容試閱: |   
          | 近年来,航天大国竞相推出新太空计划,人类航天事业不断革故鼎新,开启新的征程。商业航天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星链、OneWeb的在轨部署标志着人类进入巨型星座时代,亚轨道点对点运输、太空旅游正在走向现实,诺格公司MEV2成功应用标志着在轨服务实用化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以阿尔忒弥斯为代表的月球计划开启了对地月空间新高地的战略追逐,小行星探测刺激了人类太空采矿的强烈欲望,行星防御更使人类超越国家与政治的局限从全人类视角审视共同威胁。一方面,航天技术的繁荣发展带动了人类前沿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航天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越当前太空管理制度支撑能力的现状,使得外层空间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大量太空活动参与者的复杂利益交织、井喷式的航天器发射数量增长、频谱干扰与轨道位置的激烈竞争、太空环境污染与日益拥挤的近地空间、非航天国家对太空权益的诉求、民用技术掩盖下的太空军事化等航天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在强烈呼唤健全的全球太空管理制度的诞生。如何实现太空的安全运行与可持续繁荣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太空交通管理,确保太空系统稳定有序运行。要开展太空安全国际合作,提高太空危机管控和综合治理效能。”只有坚持和平发展的太空安全观、规范各国太空行为,实现太空安全管理与有序发展,才能确保为和平目的和全人类利益而可持续地利用太空。 然而,当前人类全球太空管理面临重大现实困难和严峻挑战。一方面,当前规范和管理太空活动的五项国际条约即《外层空间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月球协定》,均是冷战时期太空竞赛的产物,在制定出台时未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多极化太空活动以及日新月异的太空技术;另一方面,在当前全球太空管理制度中,国际条约与国内立法、双边/多边协定、国际学术论坛建议、联合国决议以及硬性规定和软法律并存,而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商业实体、学术界、工业界、联合国监管机构等对太空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得这些约束和规定有时是不兼容甚至是冲突的。同时,空间/临近空间/空域一体化管控、地外天体探测、太空移民、新太空活动等,使得人类太空管理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因此,迫切需要基于当前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国际化、跨学科的角度开展全球太空管理研究。原著Global Space Governance由施普林格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汇集了全球众多太空技术专家、太空法律专家、太空企业家以及政府与非政府实体、国际组织等关于全球太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了最新的全球太空管理研究成果,为未来人类实现全球太空安全管理与有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全书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部分从全球、区域和国家的角度概述了现有的全球太空管理机制,包括五项约束性的联合国空间法条约、非约束性的软法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补充机制以及不同区域的太空管理经验等,探讨了国家制度、私营航天活动对全球太空管理的影响。第二部分针对卫星通信、遥感、对地观测、气象、导航、空间太阳能、空间新型发射等日益活跃的应用领域,分析了当前监管制度的现状和不足,给出了提高全球管理效能的合理建议。第三部分针对军用和军民两用空间活动日益增长的趋势,重点论述了与空间安全相关的问题,如载人航天、太空军事管理、空间碎片减缓、临近空间飞行等。第四部分讨论了在轨服务、小卫星、巨型卫星星座、空间资源开采等“新太空”活动的发展趋势,评估了当前适用的太空管理体系,并从促进“新太空”活动发展、造福全人类的角度提出了太空管理建议。第五部分论述了由于太空活动的重大变化而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分析了宇宙灾害与行星防御、太空环境保护、太空移民、太空在地球长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领域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第六部分是全书总结,给出了未来全球太空管理的系统性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国家航天政策研究、航天工程管理、空间法研究等领域的人员阅读。限于译者水平,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期再版更正,作者联系邮箱为liuhw05@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