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995
 
 
 | 
         
          | 內容簡介: |   
          | 总结历史,传承经验,面向未来。自2016年1月,根据航天装备质量综合提升工程的现实需要,我们立项研究构建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体系。6年多来,我们阅览了中国航天装备质量保证技术文献,深入航天工程实践一线岗位组织航天发射、参与大型试验,经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建立了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体系。此后,我们反复凝练、数易其稿,期望通过本书全面论述航天装备质量工程理论基础、质量保证通用方法和各类航天装备的质量工程技术。 |  
         
          | 內容試閱: |   
          | 质量是航天事业的生命,质量保证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装备研制、生产和使用的所有 阶段、所有环节和所有岗位.60多年以来,中国航天始终秉承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方针,在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和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
 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和质量工程技术,探索和实践了质量工作
 内在的客观规律,为中国稳健迈入航天强国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保证.
 总结历史,传承经验,面向未来.自2016年1月,根据航天装备质量综合提升工程
 的现实需要,我们立项研究构建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体系.6年多来,我们阅览了中国
 航天装备质量保证技术文献,深入航天工程实践一线岗位组织航天发射、参与大型试验,
 经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建立了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体系.此
 后,我们反复凝练、数易其稿,期望通过本书全面论述航天装备质量工程理论基础、质量
 保证通用方法和各类航天装备的质量工程技术.本书共分8章,其中:
 第1章航天装备质量工程基础.阐述了质量发展历史,结合航天装备质量特性讨论了
 航天装备质量工程内涵及其技术体系,论述了航天装备质量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成熟度
 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和项目管理理论.
 第2章航天装备质量保证通用技术.简要论述了航天装备通用质量特性的含义、要求
 和工作项目;介绍了航天装备典型质量分析工具,如飞行动作、成功包络、单点故障、测
 试覆盖、潜通路和质量交集等;介绍了航天装备典型质量控制方法,如设计复核、三级审
 签、验证试验、独立评估、防错技术和问题归零等.
 第3章航天器类装备质量工程技术.航天器属一次性使用且非批量建造的复杂系统,
 需要使用特殊的质量保证技术.本章阐述了航天器类装备的质量特性,论述了航天器类装
 备的方案与立项、样机研制、飞行产品研制、定型鉴定和在役考核等工程阶段中的质量工
 程技术.
 第4章运载器类装备质量工程技术.航天运载器属不可修复、点火发射后程序不可逆
 且非大批量建造的复杂系统,其质量保证技术具有独特性.本章阐述了运载器类装备的质
 量特性,论述了运载器类装备的方案与立项、样机研制、飞行产品研制、定型鉴定和在役
 考核等工程阶段中的质量工程技术.
 Ⅱ 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
 第5章支持通用类装备质量工程技术.基于航天任务的特殊性,从支持通用类装备采
 购方 (包括装备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等)的角度讨论了采购、技术状态、生产交付、使用
 维护与售后服务的质量技术和方法.
 第6章支持专用类装备质量工程技术.基于航天任务的特殊性,从支持专用类装备质
 量特性、方案论证、设计管理、安装调试等方面讨论了其质量工程技术和方法.
 第7章航天装备数据包管理技术.讨论了航天装备数据包质量特性、关键特性表、数
 据包内容、管理程序和数据包交付等.
 第8章颠覆性航天装备技术.基于颠覆性航天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简要讨论了颠覆
 性技术管理的特点和措施.
 董学军、王德宝主持了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体系的研究工作,董学军撰写了第1,
 2,3,4,5,7章,参与了第6,8章的撰写;王德宝对全书进行了统稿;路建功撰写了第
 8章;冯丑明、熊杨撰写了第6章;王小虎、彭辉琼参与了第1,2章撰写,陈露凌、刘津
 津参与了第3,4章的撰写,张科昌、赵征宇、梁晓东参与了第4,5章的撰写,郭涛参与
 了第6章撰写,李立洁、王国华、邓海琴参与了第7章撰写.邓海琴、郭涛编辑校对,陈
 露凌、彭辉琼组织出版.
 感谢航天系统部装备部对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海上卫星测控部
 等单位在课题研究和本书著作过程中给予的巨大帮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张海波主
 任、谌廷政正高级工程师、周晓明高级工程师等在本书成稿过程中提出了宝贵意见,提供
 了重要数据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航天装备质量工程技术具有开拓性、开放性,本书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
 批评指正.
 作 者
 2022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