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售價:NT$
403.0

《
易学史(全三卷)
》
售價:NT$
908.0

《
黄帝内经精讲
》
售價:NT$
551.0

《
沉浸式元宇宙商业应用指南
》
售價:NT$
704.0

《
革命之风:殖民地大撤退与非洲的独立之路(1945—1975)
》
售價:NT$
352.0

《
温病类证论治
》
售價:NT$
1163.0

《
海上墨林:大师眼中的海派画家
》
售價:NT$
449.0

《
赌注:海难、叛变和谋杀的故事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行动研究中教师的使用理论——以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为例》是陈向明老师主编的“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的其中一本,著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徐月老师。本书聚焦中国县域教育中曾长期存在的大班额实践挑战,通过介入西部一所小学的教师行动研究团队,完整记录了教师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教育行动实验的过程。以此为基础,本书着重分析教师在行动实验中展现出来的使用理论,讨论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在学校教育系统变革中的价值和局限性。本书对于了解教育行动研究、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思考本土教育的实践变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时代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聚焦大班额这一城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特定问题,关注大班额教学中教师的专业行动、经验及知识所面临的挑战,通过梳理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为突破大班额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而做的尝试、探索与创新,探讨教师在大班额情境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大班额教学困境的过程中所发展出的新认识与新行动。本书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大班额教学研究、教师知识研究的概况及趋向;第二部分完整呈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对问题情境的感知与框定、对教室空间的改造及配套的教师使用理论、学科教学行动探索与情境对话;第三部分呈现了行动研究结束后,作者的解释性分析,以及对这一过程中教师使用理论的分析。本书聚焦真实情境中的实践问题,通过呈现完整的行动研究过程,展示了教师开展大班额情境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专业知识的反思、对话,对于理解教师使用理论、教师实践性知识,推动教师专业变革有重要意义。
|
關於作者: |
徐月,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北京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围绕教师知识、学科教育发表论文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一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教 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项课题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社会变革中的大班额教学问题 1
一、 县城大规模学校: 城乡教育矛盾的交汇点 1
二、 处在断裂处的教师及其专业经验 4
三、 一项行动实验的合作机缘 5
第二章 大班额教学困境与破局方向 15
一、 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班额及教学研究 16
二、 大班额问题分析 22
三、 大班额问题的解决对策与探索 26
四、 教师知识研究的范式变革与本土探索 39
五、 本章小结 47
第三章 辨识教师大班额教学知识的理论视框 51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行动科学与活动理论 51
二、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61
三、 研究框架 67
四、 研究过程与方法 72
第四章 走进研究对象:背景介绍 77
一、 M 小学的时空背景 77
二、 课题组的组建背景及成员介绍 92
第五章 课题组教师对问题情境的感知与框定 109
一、 对问题情境的描述与分析 109
二、 聚焦行动研究的核心问题 119
第六章 教室空间改造与配套的教师使用理论 123
一、 对座位空间的框定与行动实验 123
二、 座位空间变革后对问题情境的再框定 131
三、 由规范走向合作的团队建设课程 134
四、 围绕空间变革展开的教师使用理论分析 138
第七章 学科教学深水区的行动探索与情境对话 149
一、 与课堂时间相关的困境及反思 149
二、 教师关于教学目标的反思与讨论 163
三、 在危机中走向生长的改革尝试 177
四、 本章小结 191
第八章 在行动探索中重识本土教学实践 193
一、 嵌套在制度文化中的课题组及其实验 193
二、 大班额合作学习行动实验整体分析 196
三、 大班额教学实验中教师的使用理论 199
四、 变与不变: 对大班额合作学习实验的反思 205
参考文献 217
附录一:“框定大班额教学问题”课题组活动方案 227
附录二:学生合作能力建设专题课系列教案及反思 231
术语索引 243
后记 2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