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 編輯推薦: |   
          | 《道德经》的颠覆性创新解释,形成三篇逻辑严密的完美文章,极具颠覆性,令人震撼。 |  
         
          | 內容簡介: |   
          | 内容简介: 本书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逻辑分析证实,包括郭店本、马王堆版本、通行本在内的所有流传的《道德经》均系伪作,并提出可以整理的基本缘由。
 第二部分,经过整理后的《整理本道德经》。自认为已经非常接近《道德经》原貌。
 第三部分,《整理本道德经》的解析。鉴于整理《道德经》没有任何出土文物以及流传文献的支撑,所以,此部分内容同时也是深入论证整理《道德经》的合理性。
 |  
         
          | 關於作者: |   
          | 赵福利,1974年生。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 潜心研究《道德经》三十年。期间,用道德经思想指导书法教学,迅速、稳定提高了学生书法水平,并发现《道德经》是可以整理的。十几年如一日,经过无数个拆分、组合、解析、修改的循环往复之后,终于写出《道德经正源》。
 |  
         
          | 目錄: |   
          | 自?序/ 001 凡例与说明/ 001
 第一篇?通行本《道德经》/ 001
 第二篇?整理《道德经》的缘由/ 013
 第一章?《道德经》诸多问题/ 015
 第一节?流传的《道德经》无脉络无层次/ 015
 第二节?前人的简单“整理”/ 016
 第三节?“联章解释”顾此失彼/ 019
 第四节?许地山的质疑与猜想/ 020
 第二章?全面整理《道德经》/ 025
 第一节?《道德经》的判伪标准/ 025
 第二节?整理《道德经》的基本猜想/ 026
 第三节?整理《道德经》的佐证/ 029
 第四节?整理《道德经》的基本依据/ 031
 第五节?整理本《道德经》思想“流派”的划分依据/ 035
 第六节?整理《道德经》的基本原则/ 042
 第三篇?整理本《道德经》 / 047
 第一章?明玄德/ 049
 第二章?明常德/ 057
 第三章?明孔德/ 064
 第四篇?整理本《道德经》解析/ 071
 第一章?明玄德/ 073
 第一节?君主的论述/ 073
 第二节?老子的论述/ 133
 第二章?明常德/ 171
 第一节?君主的论述/ 171
 第二节?老子的论述/ 214
 第三章?明孔德/ 237
 第一节?君主的论述/ 237
 第二节?老子的论述/ 287
 |  
         
          | 內容試閱: |   
          | 整理本《道德经》 
 
 
 第一章?明玄德
 
 
 (君主)古之善为道者,治大国,若烹小鲜。孰知其故?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安易持,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则无不治。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罪莫大于可欲。小国寡民,不见可欲。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乐与饵,过客止,吾得而杀之。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绝巧弃利,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圣弃智,盗贼无有。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孰敢?是以大丈夫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言有宗,事有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道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始制有名,可名为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此三者,不可致诘。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俗人昭昭,我独昏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用其光,复归其明,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道常无名,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可名于小。能知古始,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故大制不割。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德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天之所恶。常有司杀者杀,是谓配天。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人之迷,其日固久,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不尚贤,使民不争。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失者)“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人多伎巧,揣而盈之,不可长保。国家滋昏,民多利器,夺而棁之,不如其已。奇物滋起,盗贼多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是以圣人犹难之。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畋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不贵难得之货。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有舟舆,无所乘之。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非以愚民,将以明之。为无为,味无味,事无事。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绝学无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