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434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90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454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653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 內容簡介: |   
          | 作为介绍考古学科的入门手册,《考古学研究入门》主要是对这门学科的概念、发展简史、研究目的和范围,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索的领域,这门学科面临的问题以及与公众的关系做一个约略的介绍。 附录关键术语(汉英对照)和推荐阅读文献,可以让大家了解国内外学界对这些术语的准确表达,并且让对某些内容感兴趣的读者了解进一步扩大阅读的路径。
 《考古学研究入门》的内容和格式参照了多本英美出版的考古学教材,追踪国际学术前沿,面对中国读者,针对国内学科特点,取长补短进行编写。《考古学研究入门》设想的读者对象,是大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及历史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也适合于在第一线从事考古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及对考古文物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考古学研究入门(修订版)》第一版曾获得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新版对全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吸纳第一版的读者反馈,补入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  
         
          | 關於作者: |   
          | 陈淳 ----------------------------
 陈淳,1948年生,加拿大麦基尔(McGill)大学人类学系博士毕业。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及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农业起源研究、国家与文明起源研究等课题。主要著作有《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当代考古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沙发考古随笔》(商务印书馆,2020年)、《从史前到文明》(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等,译作有《欧洲文明的曙光》(柴尔德著,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考古学思想史》(布鲁斯·特里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时间与传统》(布鲁斯·特里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六版)》(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等。
 |  
         
          | 目錄: |   
          |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考古学概说/ 7
 导论/ 9
 一、 什么是考古学/ 9
 二、 历史学还是人类学/ 13
 三、 考古学的目标/ 17
 四、 发展梗概/ 19
 第二部分考古学简史/ 23
 第一章了解人类的过去/ 25
 一、 认识人类的古老性/ 25
 二、 古物学与金石学/ 30
 三、 三期论/ 36
 四、 类型学与地层学/ 38
 第二章发现人类的过去/ 43
 一、 埃及/ 43
 二、 美索不达米亚/ 52
 三、 爱琴海地区/ 60
 四、 美洲/ 65
 五、 中国/ 73
 第三章学科的进步/ 81
 一、 进化论与进化考古学/ 82
 二、 历史编年与文化历史考古学/ 85
 三、 文化适应与新考古学/ 88
 四、 思想意识与后过程考古学/ 92
 五、 反决定论的“能动性研究”/ 94
 小结/ 95
 第三部分考古技术/ 97
 第四章发现与勘探/ 99
 一、 发现考古遗址/ 100
 二、 遗址的记录/ 107
 小结/ 111
 第五章考古发掘/ 113
 一、 发掘的组织/ 114
 二、 研究设计/ 116
 三、 发掘的类型/ 116
 四、 发掘的过程/ 118
 五、 发掘记录/ 120
 六、 特殊发掘问题/ 122
 小结/ 124
 第六章断代与年代学/ 125
 一、 相对断代/ 126
 二、 绝对年代测定/ 134
 小结/ 141
 第四部分考古学研究/ 143
 导言/ 145
 第七章技术与器物/ 147
 一、 石器/ 147
 二、 陶器/ 155
 三、 金属/ 164
 四、 骨器/ 168
 五、 木器/ 169
 六、 玉器/ 170
 七、 贝壳/ 171
 小结/ 172
 第八章生态与经济/ 175
 一、 植物考古/ 175
 二、 动物考古/ 180
 三、 食谱/ 186
 四、 古病理/ 192
 五、 农业起源/ 196
 第九章聚落形态与社会分析/ 199
 一、 聚落考古/ 199
 二、 遗址域分析/ 203
 三、 居住面分析/ 204
 四、 人口/ 205
 五、 分子人类学/ 208
 六、 社会结构/ 211
 七、 贸易/ 215
 八、 宗教与信仰/ 218
 小结/ 220
 第十章探索与阐释/ 221
 一、 文化历史学的途径/ 222
 二、 文化过程研究/ 226
 三、 后过程研究/ 244
 四、 能动性研究/ 260
 小结/ 262
 第十一章公共考古学/ 263
 一、 考古学的危机/ 263
 二、 考古学的公共意识/ 267
 三、 保存理念/ 270
 四、 考古学的专业标准/ 273
 五、 考古与公众/ 276
 小结/ 279
 附录一学术资源/ 281
 一、 工具书及图录/ 281
 二、 目录索引/ 286
 三、 考古文物辞典/ 289
 四、 学术期刊/ 289
 五、 丛书/ 295
 附录二关键词/ 297
 一、 术语/ 297
 二、 概念/ 301
 三、 流派/ 304
 推荐阅读文献/ 307
 修订版后记/ 3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