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245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704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296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拟从战争、税收与国家的角度来分析所得税的开征过程及其政治、经济及社会效应。战争既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开征,也影响到税收的开支。从国家财政的角度看,税收应为财政的根本来源,也是政府财政信用的基石。同时,政府亦应培育税源,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产权权益。政府开征及支出行为,会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税收心理。本书在对战争、税收及国家关系展开分析时,不只是从政府财政角度来讨论,还会深入关注征税者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探析这一西式税制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内在机理。
           | 
         
       
      
      
      
         
          | 關於作者: | 
         
         
          |  
            魏文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湖北安陆。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侧重于商人组织、社会群体及财政税收等领域。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教育BU新世纪人才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名师计划。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中间组织-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1918-1949)》、《国民党、农民与农会-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研究(1924-1949)》等专著及合著、主编著作十余种。研究成果曾多次荣获湖北省、武汉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工商税收研究”首席专家,主持过教育BU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工程“工商人物传”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BU社科项目多项。曾至美国、英国等多所研究机构访学。学术兼职有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史分会理事、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等。
           | 
         
       
      
      
      
         
          | 目錄: 
           | 
         
         
           
            导论
  一 寻找所得税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视野与问题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财政转型与所得税的筹议立法
  一 战争、赔款及危机下的财政转型
  二 财政变革的走向及所得税制的引介
  三 预备立宪中的所得税立法
  四 发现“国民”:捐输、爱国公债及国民捐
 第二章 民国初期所得税的本土试行及其失败
  一 “民国”“革命”时境下的国民捐及直接税
  二 军事型借贷财政的恶化及税收合理化进程的延续
  三 北京政府的所得税立法及重启进程
  四 “反对所得税运动”及官民对峙
  五 北京政府时期所得税的制度与绩效
 第三章 国民政府财政国家的建构及所得税的曲折推进
  一 军事型借贷财政的整理与维系
  二 所得税预演:公务人员所得捐的先行
  三 直接税的“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 所得税开征进程中的官民交涉与税权表达
  一 训政体制下的所得税立法
  二 商会的税权表达及所得税研究会
  三 自由职业者的税权表达
  四 公共舆论中的国家、公众与纳税人
  五 团体、舆论与税权表达
 第五章 税政革新与派系权争下的直接税人事及政治
  一 孔、高关系及直接税人员考训政策
  二 从“旧税吏”到“新税人”:直接税人员考训
  三 制度的裂缝:1942年直营合并后的税务控案
  四 贪官还是能吏:所得税创办人高秉坊贪污案解析
 第六章 全面抗战时期所得税的法律建构与税法推行
  一 所得税法令及其战时修订
  二 战时所得税体系的扩充
  三 职业会计师与所得税法令的推行
 第七章 华洋如何同税:所得税征稽中的外侨纳税问题
  一 条约特权与西方各国对中国税收的拒诿
  二 外国侨民在华从业及外商经营状况
  三 华洋同税与税权自主:公共舆论及外交交涉
 第八章 “法外之法”:抗战时期所得税的实征策略
  一 法定征稽体制及其困境
  二 营利事业所得税的征稽
  三 薪给报酬所得税的征稽
  四 证券存款利息所得税的征稽
 第九章 “良”与“恶”的转换:内战通胀陷阱中的制度异化
  一 走向综合所得税
  二 恶性通胀中的制度异变与征纳冲突
 第十章 战时财政体系下所得税的征收绩效及比较分析
  一 中国所得税的战时征收绩效
  二 “二战”中英国的所得税与战时财政
  三 “二战”中美国的所得税与战时财政
  四 从借贷财政走向通胀陷阱
 结语
  一 近代中国所得税的使命与道路
  二 税收关系:国家与民众
  三 持续战争中的不可持续财政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