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1422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连续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SiC与钛基体之间的界面对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大量研究者期望开发出某种数学或数值模型,能够由组分和微观组织性能预测得到复合材料的宏观有效性能。本书内容正是SiC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界面尺度模拟中有关原子(或电子)尺度的模拟研究及成果。
|
| 關於作者: |
|
李健,男,现为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具有较为深厚的图书写作经验。
|
| 目錄:
|
第1章 概述
1.1界面热力学简介
1.2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基本理论
1.2.1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方式
1.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化学相容性
1.2.3 界面反应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2.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1.3 SiCf/Ti基复合材料及其界面研究进展
1.3.1 SiCf/Ti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3.2 SiCf/Ti界面扩散反应机理
1.3.3 SiCf/Ti界面反应层微观相结构
1.3.4 SiCf/Ti界面力学性能
1.4 计算机模拟在凝聚相界面中的应用
1.4.1 有限元法
1.4.2 分子动力学法
1.4.3 第一性原理法
1.5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第一性原理基本理论及计算软件简介
2.1 量子理论基础
2.1.1 Schr?dinger方程
2.1.2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2.1.3 Hatree-Fock方法
2.1.4 密度泛函理论
2.1.5 交换关联泛函
2.1.6 自洽场理论
2.1.7 平面波赝势
2.2 计算软件及建模方法
2.2.1 CASTEP软件简介
2.2.2 布里渊区的k-points设置
2.2.3 表面和界面建模方法
第3章β-SiC(111)/α-Ti(0001)界面第一性原理研究
3.1 简述
3.2 研究过程细节
3.2.1 建模过程及计算方法
3.2.2 参数选定和体相计算
3.2.3 表面原子层数和表面能
3.2.4 β-SiC(111)/α-Ti(0001)界面模型
3.3 结果和讨论
3.3.1 黏附功
3.3.2 界面能
3.3.3 界面断裂韧性
3.3.4 电子结构
第4章 TiC(111)/α-Ti(0001)界面第一性原理研究
4.1 简述
4.2 研究过程细节
4.2.1 体相计算
4.2.2 表面原子层数和表面能
4.2.3 TiC(111)/α-Ti(0001)界面模型
4.3结果和讨论
4.2.1 界面黏附功和稳定性
4.2.2 界面能
4.2.3 界面断裂韧性
4.2.4 界面成键分析
第5章 β-SiC/TiC(111)界面第一性原理研究
5.1 简述
5.2 研究过程细节
5.2.1 最优原子层数和表面能
5.2.2 β-SiC/TiC(111) 界面模型
5.3 结果和讨论
5.3.1 界面原子构型和黏附功
5.3.2 界面能
5.3.3 界面断裂韧性
5.3.4 界面成键分析
第6章 β-SiC(111)表面碳沉积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1 简述
6.2 研究过程细节
6.2.1 建立β-SiC(111)表面模型
6.2.2 模拟碳原子的逐层沉积
6.2.3 模拟每次沉积两层碳原子
6.2.4 模拟碳原子在(2×2)表面上的沉积
6.3 结果和讨论
6.3.1 碳原子在C封端表面的稳态沉积构型
6.3.2 碳原子在Si封端表面的稳态沉积构型
6.3.3 碳原子沉积层的电子结构
6.3.4 碳原子无序沉积形成非晶碳层
第7章 DLC/β-SiC(111)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1 简述
7.2 研究过程细节
7.2.1建模依据
7.2.2 β-SiC(111)和DLC(111)表面建模
7.2.3 DLC/β-SiC(111)界面建模
7.3 结果和讨论
7.3.1平衡原子构型与界面黏附功
7.3.2界面电子结构
7.3.3 界面成键分析
第8章 DLC/TiC(111)界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8.1 简述
8.2 研究过程细节
8.2.1 DLC(111)表面建模
8.2.2 TiC(111)表面建模
8.2.3 DLC/TiC(111)界面模型
8.3 结果和讨论
8.3.1 界面黏附功
8.3.2 界面电子结构
8.3.3 界面成键分析
后 记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