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403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296
			 
			 
	
			  
			《 
			北境之王:“白刃”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 
			 售價:HK$ 
			551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1760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347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352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407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408
			 
			 
	
 
      | 
     
      
      
         
          | 編輯推薦: | 
         
         
           
            9位院士领衔
 78位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一线科技工作者亲自撰文
 110多篇文章,带你体验科学探索的真实过程, 感悟科学精神的深刻内蘊
 1000多幅插图,展示科学发现细节
 ……
 科学家讲科学,引领青少年开启创新发展之路
           | 
         
       
      
      
      
      
         
          | 內容簡介: | 
         
         
           
            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
 “科学家讲科学”共5册,汇集了当代科学家的优秀科普作品,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 
         
       
      
      
      
      
         
          | 目錄: 
           | 
         
         
           
            创新探索 / 01
 从东亚环流突变到全球变化研究——叶笃正院士毕生耕耘不息 / 高登义 / 3
 南海探测——我们在海底发现了什么 / 周怀阳 杨位迪 / 9
 天地奥妙 / 23
 黑洞 / 苏宜 / 25
 恒星的一生与赫罗图 / 卞毓麟 / 33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 王谷岩 / 44
 光与生命 / 王谷岩 / 52
 热与生命 / 傅亚珍 / 59
 蛋白质、水与生命 / 傅亚珍 / 65
 北极的奥秘 / 刘嘉麒 / 72
 探源究理 / 81
 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 / 李竞 / 83
 恐龙、孩子和科学 / 徐星 / 90
 前瞻溯望 / 105
 提丢斯 - 波得定则的故事 / 马星垣 / 107
 魏格纳和“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 张少泉 / 117
 科学现在时 / 123
 淀粉,我们的糖源 / 孙万儒 / 125
 氢能——21 世纪的新能源 / 尹冬冬 / 129
 体验与启示 / 137
 未来一百年,人类能到哪里 / 郑永春 / 139
 小明求知 / 155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 宋心琦 / 157
 请不要责备道尔顿 / 宋心琦 / 162
 蜡烛在人造卫星上燃烧得更快些还是更慢些 / 宋心琦 / 166
 后记 / 168
 图片信息 / 172
           | 
         
       
      
      
      
         
          | 內容試閱: 
           | 
         
         
           
            小学、初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关系到“科教兴国”的基础,是目前我国教育和科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任务,科学界能够做些什么 ? 科学家能够做些什么 ? 经过几番讨论,我们有了一个构想:编写一套符合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以阐明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的科普丛书。
 目前,小学、初中阶段的科学素质教育,仍是一个需要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的课题。为此而编写的教材和以介绍博物知识为主的科普读物,一直得到重视并不断有所增益。而以阐明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的读物,尽管更加贴近素质教育,却相对薄弱。本套丛书的目的就是尝试使这个薄弱的方面得到一些加强。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有理念的乃至哲学的一面。而实践体验,则必须结合具体的“一事一物”。这使得这方面的科普不同于系统知识和博物性质的科普。但是,科普的内容归根结蒂是出自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家的工作——研究科学,正是针对着“一事一物”运用其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过程。因此,一个科学家,特别是“身经百战”的科学家,对古今科研事例,包括对自身科研经历的体验,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很好的普及。
 于是,我们把编写的方式定为“科学家讲科学”,并以此作为丛书名。这种构思得到了出版社的支持。我们陆续组织了不同学科、热心于青少年科普的科学家们草拟结构、分工编写,邀请同行们参加撰稿。通过修订,目前共结成 5 辑。每辑包括 20 来篇适于中小学教师使用,并适合于学生阅读的科普短文。文稿的编撰原则是每篇讲述一项科学知识和过程,并在正文之外加旁注和跋作为导读,着重阐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探究。
 书中文章各自独立,一事一讲,互不牵制。不同学科之间在篇数上保持大致的平衡。文章分两类,一类是新的创作;另一类是若干科普演讲的直录。两者的正文均保持作者自己的风格,作者以及编者利用旁注和跋以实现导读和提示。
 思想和方法都是发展的。我们希望帮助读者领悟,但更重要的是启发读者思考。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都是用于科学问题的处理,而处理问题的途径从来都不会是独一无二的,都必须依靠判断和选择。所以我们主张在导读中不但不去回避,而且要尽力表达不同的观点。有了分歧和比较就有了更加宽阔的思考空间,而往往是从思考碰撞出的火花中人们找到了发展的种子。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科学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性劳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奋斗在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乐于相携、便于咨询的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