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 編輯推薦: |   
          | ★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外科学组组织编写和推广,权威性、科学性强。
 ★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科学实用。
 |  
         
          | 內容簡介: |   
          | 从生命的起源阐述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肿瘤、精神神经疾病等,并对这些疾病的传代现象进行剖析,包括代间和跨代等代代遗传和变异的机制;从遗传、表观遗传、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入手,揭示其关联性,为慢性疾病源头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  
         
          | 關於作者: |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胚胎源性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副院长,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 |  
         
          | 目錄: |   
          | 第一章总 论/1 第一节 发育源性疾病的概念/2
 第二节 发育源性疾病研究进展概述/11
 第三节 发育源性疾病研究对人类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的意义/16
 第二章配子发生、成熟生理/ 病理和配子源性疾病/24
 第一节 精子发生、成熟及其调控/25
 第二节 卵子形成及其调控/39
 第三节 受精过程分子机制/63
 第四节 配子源性疾病/68
 第三章受精、卵裂、着床生理/ 病理和胚胎源性疾病概论/92
 第一节 受精和胚胎源性疾病/93
 第二节 卵裂期胚胎发育和胚胎源性疾病/101
 第三节 胚胎着床与胚胎源性疾病/108
 第四章胚胎发育生理/ 病理和胚胎源性疾病概论/124
 第一节 胚胎发育生理/125
 第二节 外界因素导致的胚胎畸形/132
 第三节 胚胎源性疾病概论/136
 第五章胎儿发育生理/ 病理和胎儿源性疾病概论/149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151
 第二节 神 经 系 统/161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169
 第四节 呼 吸 系 统/176
 第五节 运 动 系 统/180
 第六节 生 殖 系 统/183
 第六章围产期并发症与胎儿源性疾病/193
 第一节 妊娠糖尿病与胎儿源性疾病/194
 第二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儿源性疾病/198
 第三节 小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与胎儿源性疾病/203
 第四节 宫内感染与胎儿源性疾病/206
 第七章婴幼儿发育与发育源性疾病/225
 第一节 分娩方式与发育源性疾病/226
 第二节 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与发育源性疾病/229
 第三节 婴幼儿期喂养方式与发育源性疾病/233
 第四节 出生后早期营养与发育源性疾病/239
 第五节 婴幼儿生长模式与发育源性疾病/242
 第六节 婴幼儿期环境因素与发育源性疾病/245
 第七节 婴幼儿睡眠与发育源性疾病/251
 第八章发育源性疾病的遗传与表观遗传机制/256
 第一节 发育源性疾病与新发变异/257
 第二节 发育源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与适应性选择/266
 第三节 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276
 第四节 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284
 第五节 发育源性疾病与表观遗传异常/292
 第九章环境与发育源性疾病/304
 第一节 化学因素与发育源性疾病/305
 第二节 物理因素与发育源性疾病/309
 第三节 生物因素与发育源性疾病/315
 第四节 大气污染与发育源性疾病/320
 第五节 医源性因素与发育源性疾病/324
 第十章营养与发育源性疾病/336
 第一节 能量和宏观营养素/337
 第二节 维生素、矿物质与发育源性疾病/350
 第十一章内分泌与发育源性疾病/376
 第一节 雌激素与发育源性疾病/377
 第二节 雄激素与发育源性疾病/383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与发育源性疾病/387
 第十二章生活方式与发育源性疾病/400
 第一节 吸烟与发育源性疾病/401
 第二节 饮酒与发育源性疾病/409
 第三节 咖啡因与发育源性疾病/417
 第四节 饮食方式与发育源性疾病/422
 第五节 昼夜节律紊乱与子代发育源性疾病/427
 第六节 其他生活方式与发育源性疾病/431
 第十三章辅助生殖技术与发育源性疾病/439
 第一节 概 述/440
 第二节 IVF 与发育源性疾病/441
 第三节 ICSI 与发育源性疾病/445
 第四节 卵子IVM 与发育源性疾病/451
 第五节 PGT 与发育源性疾病/452
 第六节 配子和胚胎低温保存与发育源性疾病/456
 第十四章免疫与发育源性疾病/469
 第一节 免疫系统发生、成熟和衰老/470
 第二节 胎 盘 免 疫/480
 第三节 妊娠期宫内微生物和免疫/485
 第四节 妊娠维持和分娩发动免疫机制/488
 第五节 免疫性疾病产前应激机制/491
 第六节 母乳与免疫编程/493
 第七节 胎儿起源成年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502
 第八节 表观遗传学与免疫性疾病/505
 第九节 遗传与免疫性疾病/508
 第十节 免疫反应与代谢/512
 第十一节 免疫性疾病与宫内暴露/514
 第十二节 过敏性疾病举例/516
 第十五章常见疾病的发育起源/528
 第一节 脂代谢紊乱的发育起源/529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的发育起源/558
 第三节 糖尿病的发育起源/573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的发育起源/592
 第五节 肿瘤的发育起源/639
 第六节 精神、神经疾病的发育起源/658
 第七节 生育障碍的发育起源/692
 第八节 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发育起源/708
 第十六章发育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与措施/721
 第一节 概 述/722
 第二节 发育源性疾病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729
 第三节 发育源性疾病防控的三级预防策略/735
 第四节 发育源性疾病的发育阶段性防控措施/741
 第十七章大数据与发育源性疾病/759
 第一节 医疗领域中大数据的发展历程/760
 第二节 大数据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现状/772
 第三节 大数据在医疗领域中的前景展望/783
 第十八章发育源性疾病的伦理思考/792
 第一节 辅助生殖技术可能引发的发育源性疾病及思考/793
 第二节 发育源性疾病干预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思考和可能面临的问题/801
 第三节 代表性医源性发育源性疾病伦理案例及启示/808
 中英文索引/817
 |  
         
          | 內容試閱: |   
          | 编者从事有关“发育源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已有多个春秋。学海拾贝,左右采获,亦积累了一些感悟。故我与多名学者共同编写《发育源性疾病》一书,旨在详细阐述发育源性疾病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基础研究等内容,解释生命在诞生和发育的历程中如何“应对”其亲代状况和外界因素,并由此影响到人类远期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追溯到数个世纪前,随着现代医学家和科学家不断加深对生命的起源与延续,以及疾病发展过程的认知,遗传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等数个学科不断进步与完善,人类对疾病病因的探究和为消除病痛所作出的努力经历了多个里程碑式的阶段。19 世纪至20 世纪遗传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孟德尔遗传定律”拉开了遗传学的序幕,20 世纪中叶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遗传学时代开启,诸如此类,不可具举,为解释许多疾病的发病原因提供了“刚性”的基础。20 世纪初开始,不断有科学家发现除亲代的遗传因素外,生命早期所处的环境包括父母所经历的事件也与子代近期、远期健康(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息息相关,比如经历了1944—1945 年荷兰大饥荒的孕妇所生育的子代,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糖耐量异常等发生率显著增加。这预示着发育过程中的可塑性及适应性,为解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因注入了“柔性”的力量。20 世纪及21 世纪涌现了大批流行病学研究,其中著名学者DavidBarker 教授所进行的研究,逐步奠定了“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evelopmental Origins ofHealth and Disease, DOHaD)——“多哈”学说的基础。随着对表观遗传的了解越发深入,如今在探索疾病的起源与预防手段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可以做到“刚柔并济”。
 时至今日,随着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积累,编者逐渐意识到生殖医学的魅力:不止在于帮助一个家庭完成生命的传承,更在于了解疾病起源,从源头及亲代(父母,甚至祖父母)起帮助家庭,尽可能在孕育后代的过程中,减少子代远期慢性疾病的风险;从生命早期阶段入手,关注周围环境的影响,帮助减少全球的疾病负担。
 本书详细介绍了生命起源中各个阶段的关键事件(配子发生、受精、胚胎着床等)、亲代外界接触到的诸多因素及自身健康状况(环境、营养、生活方式、内分泌等)与子代近期和远期健康的关系,并对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角度阐明病因,包括肥胖、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精神及神经疾病、生育障碍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容涉及了经典的及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实验研究、机制探究等。本书最后部分还提供了有关发育源性疾病预防的思路及伦理方面的思考,介绍了信息时代下,大数据如何为探索发育源性疾病提供支持。
 感谢历史上无数学者为开创“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及研究发育源性疾病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有幸可以博采众长,在这本书中详尽地为大家展现这一学说的方方面面。也真诚地感谢诸多学者不辞辛劳,为编写此书所付出的精力和热忱。
 希望本书可以增加各个领域对发育源性疾病的认识,从生命早期发育阶段获得部分疾病发病原因的灵感,进一步为未来的预防和治疗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的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妇产科学”,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黄荷凤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 年6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