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347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301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704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347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449
 
  《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真正主角
			》
 售價:HK$ 
			301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4998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254
 
 
 | 
         
          | 編輯推薦: |   
          | 提供本章知识结构导图,将体现系统思想的古代中外典型工程和国内现代系统工程中的代表性工程纳入教材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主要介绍系统思想、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系统工程方法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应用,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流程及其应用,系统结构模型解析及其应用,系统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系统仿真模型及其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系统工程理论及其运用等专业学生,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参考。
 |  
         
          | 關於作者: |   
          | 施应玲, 博士,女,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经管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系统工程理论及其运用、能源经济与管理等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 |  
         
          | 目錄: |   
          | 前言 第1章 系统思想与系统理论概述……………………………………………………………… 1
 1.1 系统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1
 1.2 系统的科学定义………………………………………………………………………… 5
 1.3 系统结构………………………………………………………………………………… 9
 1.4 系统功能及其特点……………………………………………………………………… 10
 1.5 代表性的系统理论……………………………………………………………………… 13
 1.6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与讲学建议………………………………………………………… 16
 1.7 本章思考题……………………………………………………………………………… 16
 1.8 填一填连一连…………………………………………………………………………… 17
 第2章 系统工程概述………………………………………………………………………… 18
 2.1 系统工程的产生及含义………………………………………………………………… 18
 2.2 系统工程的古代实践…………………………………………………………………… 20
 2.3 系统工程的现代实践…………………………………………………………………… 23
 2.4 系统工程的特点和实施原则…………………………………………………………… 27
 2.5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31
 2.6 案例:并行工程设计实例———波音777和737-X优化研制工程………………… 37
 2.7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与讲学建议………………………………………………………… 38
 2.8 本章思考题……………………………………………………………………………… 39
 2.9 填一填连一连…………………………………………………………………………… 39
 第3章 系统分析……………………………………………………………………………… 40
 3.1 系统分析的兴起、应用及含义………………………………………………………… 40
 3.2 系统分析的主要要素和准则…………………………………………………………… 42
 3.3 系统的模型化分析……………………………………………………………………… 47
 3.4 案例:布里斯烟草公司成本问题分析………………………………………………… 49
 3.5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与讲学建议………………………………………………………… 52
 3.6 本章思考题……………………………………………………………………………… 52
 第4章 系统优化……………………………………………………………………………… 53
 4.1 系统优化的含义与步骤………………………………………………………………… 53
 4.2 线性规划………………………………………………………………………………… 54
 4.3 非线性规划……………………………………………………………………………… 58
 4.4 整数规划………………………………………………………………………………… 67
 4.5 动态规划………………………………………………………………………………… 70
 4.6 目标规划………………………………………………………………………………… 73
 4.7 案例:汽车制造公司最佳生产安排…………………………………………………… 77
 4.8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与讲学建议………………………………………………………… 79
 4.9 本章思考题……………………………………………………………………………… 80
 第5章 系统评价……………………………………………………………………………… 81
 5.1 系统评价的含义及特性………………………………………………………………… 81
 5.2 系统评价的原则………………………………………………………………………… 82
 5.3 系统评价的步骤与工作内容…………………………………………………………… 82
 5.4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83
 5.5 模糊综合评价法………………………………………………………………………… 84
 5.6 数据包络分析法………………………………………………………………………… 88
 5.7 主成分分析法…………………………………………………………………………… 93
 5.8 案例:建筑企业招投标中竞争力评价………………………………………………… 96
 5.9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及讲学建议………………………………………………………… 98
 5.10 本章思考题…………………………………………………………………………… 98
 第6章 系统决策……………………………………………………………………………… 99
 6.1 决策问题的基本描述…………………………………………………………………… 99
 6.2 确定型决策问题……………………………………………………………………… 102
 6.3 不确定型决策问题…………………………………………………………………… 103
 6.4 风险型决策问题……………………………………………………………………… 106
 6.5 案例:关于企业生产新工艺的决策问题…………………………………………… 110
 6.6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及讲学建议……………………………………………………… 112
 6.7 本章思考题…………………………………………………………………………… 112
 6.8 填一填………………………………………………………………………………… 112
 第7章 系统结构模型及解析………………………………………………………………… 113
 7.1 系统构造的表述……………………………………………………………………… 113
 7.2 系统结构模型的分解………………………………………………………………… 119
 7.3 系统解释结构模型…………………………………………………………………… 129
 7.4 案例:电源可持续发展的ISM 分析………………………………………………… 138
 7.5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及讲学建议……………………………………………………… 145
 7.6 本章思考题…………………………………………………………………………… 146
 第8章 系统仿真技术………………………………………………………………………… 147
 8.1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 147
 8.2 系统仿真的分类……………………………………………………………………… 150
 8.3 系统仿真的主要步骤………………………………………………………………… 151
 8.4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及其仿真策略…………………………………………………… 153
 8.5 系统动力学仿真……………………………………………………………………… 156
 8.6 案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电绿色发展仿真……………………………………… 168
 8.7 本章知识结构安排及讲学建议……………………………………………………… 174
 8.8 本章思考题…………………………………………………………………………… 175
 参考文献………………………………………………………………………………………… 176
 |  
         
          | 內容試閱: |   
          |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呈现高速发展势头。人类在探索自然界和社会系统的过程中, 不断创造出跨学科与跨专业的综合性极强的复杂新系统,新事物之间的联系、旧事物之间的新联系也不断被建立与被发现。这些成果一方面得益于科学与技术成果的发展与应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系统工程这门组织与管理技术普遍性的实践应用。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关于系统、系统工程及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叙述了有关理论实施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编写了系统工程及系统分析的若干实践案例。本书有以下特点:
 (1)将体现系统思想的古代中外典型工程和国内现代系统工程中的代表性工程纳入了教材;
 (2)每章末尾都根据本章内容绘制了本章知识结构导图,便于教师和学生快速把握本章知识脉络;
 (3)鉴于科学技术对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影响,在1.1.3科技进步与系统思想的发展部分介绍了16~21世纪的科学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三次技术革命,强调科学与技术
 发展不仅给自然科学带来丰硕成果,也导致社会系统及综合系统产生了组织与管理技术的变革;
 (4)本书在介绍有关系统理论、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力图将系统理论、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方法与国内现代大型复杂系统问题,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问题相结合,将电源规划、电源清洁化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引入了教材,在第2章~第8章安排了相应分析案例。
 本书是“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产教融合系列教材,得到了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项目资助。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研究生院同仁们的帮助。彭美和刘新萍为教材提供了案例,王渊博、张洋、吴庆洁、申斐、林张帆、尤明东和余欣玥等同学协助检查了教材文字。在此一并向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家人、同仁、学生和朋友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和译者。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将查阅的所有文献一一列出,敬请海涵。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出现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