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551
 
 
 | 
         
          | 編輯推薦: |   
          | 1.2022年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精装纪念版。装帧精美,值得收藏。 2.沈从文一生给夫人张兆和写过许多书信,他曾在信中言及他的爱情:“爱情呢,得到一种命运,写信的命运。”这种“写信的命运”从作者追求张兆和开始,到两人终于结为夫妻,经历新婚远别,乱世飘零,政治劫难,一直未曾停止。信中有执着爱恋,湘情景致,有离愁别恨,无不洋溢着这位作家真挚的情感。
 3.这份本难以见到的书信,却因种种因缘际会得以成书,为我们展开这位传奇作家真实的一面。
 |  
         
          | 內容簡介: |   
          | 沈从文一生给夫人张兆和写过许多书信,他曾在信中言及他的爱情:“爱情呢,得到一种命运,写信的命运。”这种“写信的命运”从作者追求张兆和开始,到两人终于结为夫妻,经历新婚远别,乱世飘零,政治劫难,一直未曾停止。信中有执着爱恋,湘情景致,有离愁别恨,无不洋溢着这位作家真挚的情感。这些本难以见到的书信,却因种种因缘际会得以成书,为我们展开这位传奇作家真实的一面。 |  
         
          | 關於作者: |   
          |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20 世纪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虎雏》《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 虚》、《云南看云集》等。20 世纪 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
 古代文物研究。晚年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
 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  
         
          | 目錄: |   
          | 劫余情书_ 001 由达园致张兆和(一九三一年六月)_ 002
 湘行书简_ 009
 引子_ 010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一九三四年一月八日)_ 010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一信)_ 012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二信)_ 014
 沈从文致张兆和_ 016
 在桃源(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二日)_ 016
 小船上的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一信)_ 018
 泊曾家河
 ——三三专利读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二信)_ 021
 水手们
 ——三三专利读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一信)_ 023
 泊兴隆街(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二信)_ 027
 河街想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三信)_ 029
 忆麻阳船(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四信)_ 031
 过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一信)_ 033
 泊缆子湾(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二信)_ 036
 今天只写两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一信)_ 039
 第三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二信)_ 042
 过梢子铺长潭(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三信)_ 044
 夜泊鸭窠围(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四信)_ 047
 第八张(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五信)_ 051
 梦无凭据(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六信)_ 053
 鸭窠围的梦(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一信)_ 054
 鸭窠围清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二信)_ 056
 歪了一下(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三信)_ 060
 滩上挣扎(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四信)_ 062
 泊杨家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五信)_ 068
 潭中夜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六信)_ 071
 横石和九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一信)_ 074
 历史是一条河(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二信)_ 081
 离辰州上行(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一信)_ 084
 虎雏印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二信)_ 085
 到泸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三信)_ 087
 泸溪黄昏(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四信)_ 089
 天明号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日)_ 091
 到凤凰(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三日)_ 093
 感慨之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_ 094
 辰州下行(一九三四年二月一日)_ 096
 再到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一信)_ 098
 过新田湾(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二信)_ 101
 重抵桃源(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三信)_ 104
 尾声_ 106
 沈从文致沈云六_ 106
 飘零书简( 选)_ 108
 张兆和致沈从文_ 109
 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九日)_ 109
 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四日)_ 112
 北平(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_ 115
 致张兆和_ 118
 武昌(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六日)_ 118
 张兆和致沈从文_ 122
 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_ 122
 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_ 124
 北平(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二日)_ 126
 致张兆和_ 129
 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三日)_ 129
 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一信)_ 132
 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二信)_ 135
 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三日)_ 138
 昆明(一九三八年七月三十日第一信)_ 140
 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二日)_ 143
 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九日)_ 144
 张兆和致沈从文_ 151
 北平(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五日)_ 151
 霁清轩书简_ 153
 致张兆和_ 154
 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九日)_ 154
 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日)_ 159
 颐和园(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一日)_ 163
 颐和园(一九四八年八月一日)_ 165
 颐和园(一九四八年八月上旬)_ 167
 呓语狂言( 选)_ 168
 张兆和致沈从文_ 169
 北平(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八日)_ 169
 复张兆和_ 171
 清华(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左右)_ 171
 张兆和致沈从文(暨沈从文批语·复张兆和)_ 172
 清华(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_ 172
 张兆和致沈从文_ 175
 北平(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_ 175
 复张兆和_ 177
 清华(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_ 177
 北平宿舍(一九四九年五月三十日)_ 179
 致张兆和_ 181
 北平(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日)_ 181
 川行书简( 选)_ 184
 致张兆和_ 185
 巫山(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一日)_ 185
 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八日)_ 188
 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_ 192
 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_ 202
 内江(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末)_ 205
 致张兆和_ 209
 内江(一九五二年二月九日)_ 209
 南行通信( 选)_ 212
 致张兆和_ 213
 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八日)_ 213
 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二日第二信)_ 216
 济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三日)_ 219
 苏州(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四日)_ 222
 上海(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二信)_ 226
 上海(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日)_ 230
 长沙(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_ 234
 长沙(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日)_ 236
 凤凰(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_ 240
 上海(一九五七年四月三十日)_ 243
 跛者通信( 选)_ 246
 张兆和致沈从文_ 247
 北京(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一日)_ 247
 致张兆和_ 249
 青岛(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三日)_ 249
 青岛(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六日)_ 251
 阜外医院(一九六一年一月下旬)_ 255
 阜外医院(一九六一年二月二日)_ 259
 张兆和致沈从文_ 261
 北京(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三日)_ 261
 编者说明_ 2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