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3选择
》
售價:NT$
449.0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NT$
347.0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NT$
490.0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NT$
419.0

《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售價:NT$
539.0

《
蜉蝣国度
》
售價:NT$
341.0

《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
》
售價:NT$
1914.0

《
老年
》
售價:NT$
539.0
|
內容簡介: |
中俄两国比邻而居,两国边境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边境贸易区。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最重要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边境地区商人群体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由于中俄两国自然人文资源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以及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等因素,该地区的商人群体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历了从“倒商”到“坐商”再到“网商”三种经商模式的转型。本书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对中俄边境地区商人群体的经商过程进行历时性考察,阐释了在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的共同作用下,中俄边境地区商人群体的行动策略及其内在逻辑,在展示边境地区商人群体生存状态的同时,也从中看到商人群体的创造性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
關於作者: |
刘雪菊,女,吉林省东丰县人,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职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理学院。近年来专注研究边民日常生活实践问题,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中俄边贸发展与商人的经营转型
第二节文献脉络:被忽略的领域和商人的“神秘性”
第三节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理论、方法与田野
第一节理论视角与核心概念
第二节研究方法与具体运用
第三节田野图景:黑河及其大岛国际商贸城
第三章中俄(苏)民间贸易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清政府时期中国东北与俄国贸易概况
第二节民国时期由繁荣走向衰落的民间贸易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边境贸易新篇章
第四章从限制到恢复:新时期商人群体的形成
第一节体制政策与个体经济
第二节新时期商人群体的人员构成
第三节黑河地区商人群体的入行渠道与经商动机
第五章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倒商群体的淘金之途
第一节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国际倒商的产生
第二节政府“搭台”与个体倒商“唱戏”的民贸初始格局
第三节边境贸易步履艰难与倒商谋利方式的转型
第四节流动的贸易与个体商人财富聚集的策略
第六章世纪之交国货坐商群体的经营之道
第一节边境发展新政策与商人群体的新角色
第二节经济活动的开展与经营策略的运用
第三节坐商经济的式微
第四节市场秩序与个体商人经济行动的策略性调整
第七章“互联网 ”时代网商群体的新生之路
第一节俄货热的推力
第二节俄货微商——信息传送和货物中转功能的执行者
第三节跨境电商“俄品多”——一种独树一帜的自主经营方式
第四节信任:俄货网商的运作逻辑
第五节网络社会的大发展与商人群体的新型行动策略
第八章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讨论
参考文献
原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