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教师研究论文之汇编。所收时间,上始1982年,下迄2018年。内分“问题与方法”“思潮与现象”“作家与作品”“作家与作品(浙籍)”“影视与文学”“出版与文化”六个部分,共计文章58篇。其主体内容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同时还包括影视、编辑与出版等。“前言”对浙江大学(含原先老杭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学术个性和特色,作了全面的归纳和梳理。
|
| 關於作者: |
|
吴秀明(1952.3- ):浙江省温岭县人。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出版或主编论著20多部,发表论文近300篇,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10余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5项等。
|
| 目錄:
|
前言
一 问题与方法
当代文学研究应该与如何“及物”
批评与史料如何互动
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启蒙关系的一种反思
新时期以来文学中非常态民间主体形象塑造
“公众之梦”与公共梦幻空间的建构
历史题材小说的道德抉择
冷战、南来文人与现代中国文学
从历史真实到现代消费的两度创造
论跨媒介叙事的版权冲突与调适
二 思潮与现象
新时期启蒙叙事的师者形象衍变
从巴金及其信仰变化透视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视界
小资产阶级原罪意识的诞生、规训与救赎
再论后期创造社与福本主义之关系
论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对辛克莱文学宣传论的接受
“十七年”文学的矛盾性特征
“十七年”历史文学的价值重估
论电视剧审美的道德化现象
印刷媒介数字化与文化传递模式的变迁
三 作家与作品
评格非《人面桃花》等三部曲中乌托邦叙事建构
胡适《上山》与鲁迅《过客》对照记
论《边城》
《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合论
作为“美食家”的汪曾祺
论贾平凹改革小说中的男女关系
朱天文的文学创作精神流变
跨界行旅与温瑞安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
评近年来的历史小说创作
“人的文学”理论基点与民国文论体系构架
四 作家与作品(浙籍)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论鲁迅在日本期间对尼采的接受与思想变化
论鲁迅对海派文化的批判
鲁迅与新时期文化小说
现代文学史中的鲁迅形象
鲁迅启蒙意识中的视觉性
鲁迅笔下日本形象之镜观
鲁迅与早期“左联”关系考论
茅盾与革命文学派的“现实”观之争
柔石小说:革命时代的启蒙
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抒情文学
“浙东学派”思想与精神对中国新文学发生的影响
五 影视与文学
论夏衍30年代的电影文学创作
女性与现代海派电影中的性别叙事
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学化生存
电视剧艺术本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