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售價:NT$
509.0

《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售價:NT$
816.0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NT$
500.0

《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售價:NT$
449.0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NT$
305.0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NT$
316.0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吏化”的结果是经学的“规范化”儒生的“官僚化”和律章句学的兴起。东汉的学术因之呈现出章句之学转衰、师法向家法转向的特点。光武帝提倡名节,导致士人争厉志节、浮华交会,名节观念随之发生异变。党锢后,士人由清议转为清谈,名教渐衰。从政与学的视角研究东汉学术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
關於作者: |
高海云,中国史博士,现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东夷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方向的研究。201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师从臧知非先生。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秦汉政权合法性理论的建构与演变”(21FZSB025);省部级项目两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东汉儒生与文吏互动关系研究”(21CLSJ03)、江苏省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光武重儒与东汉学术衍变”(KYCX17-1957),聊城大学科研平台专项一项:“东夷文化与齐、鲁学之分”(321182012)。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有关东汉思想研究的综论性著述
二 关于“吏化”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律章句学的研究
四 关于经学章句的研究
五 关于经学师法、家法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框架
第二章 光武“重儒”的政治分析
第一节 两汉之际士人的政治抉择
一 西汉后期儒学与汉家政治的关系
二 “汉运将终”与新莽代汉
三 “人心思汉”与“光武中兴”
第二节 光武“重儒”的历史分析
一 刘秀“重儒”
二 政尚“严猛”
三 “追踪宣帝”与“吏化”儒生
第三节 控制谶纬与儒学的工具化
一 光武“笃信图谶”的历史考察
二 光武对“汉运”的修补
三 今古文并用的学术方针
四 经学的“规范化”
小结
第三章 “吏化”儒生与学术变迁
第一节 经、律兼习及其影响
一 由经术入律令
二 “博士倚席不讲”
第二节 律章句学兴起
一 经律互注
二 律章句学
三 “律博士”之设
小结
第四章 东汉学术的历史特点
第一节 章句之学的发展变迁
一 章句之学的兴起
二 章句之学的减省与正定
第二节 经学“师法”“家法”观念的演化
一 “师法”“家法”略说
二 “师法”观念向“家法”观念转变
第三节 东汉前期的学术反思:“疾虚妄”而“立实诚”
一 对学术领域内“虚妄”之风的批判
二 定汉家现实政治合理性:“宣汉”
小结
第五章 东汉名节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名节观念的兴起
一 光武对名节观念的提倡
二 士人争厉志节、崇尚交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