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857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449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1520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1367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449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500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265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书中所述不仅参考了国内外Z新的研究进展,还结合临床实践中大家容易遇到的问题予以细致阐释。对于慢性危重症相关康复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耗材的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书中也做了详细介绍。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慢性危重症治疗的专业著作。作者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国内外慢性危重症相关的Z新进展,以实用为原则,以治疗康复为目标,切合临床实际,编写而成。全书共 28 章,主题得当,重点突出,全面介绍了慢性危重症的监测、治疗与康复的相关内容,不仅介绍了慢性危重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基础知识,还对各种常见的慢性危重症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且对慢性危重症的康复治疗、HDU 病房建设、护理及伦理学问题进行了介绍。本书非常适合广大从事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神经科、老年科等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借鉴参考,也可供医学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作为重症医学、重症康复的选修教材和辅导读物。 |  
         
          | 關於作者: |   
          | 尤荣开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大学明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华东地区危重病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浙江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温州市重症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1997 年开始从事重症医学,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重症、慢性危重症康复、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昏迷复苏。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多项,各级研究课题5 项。主编《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神经科危重症监测治疗学》《常见危重综合征救治》《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常见临床脑病救治》等 5 部专著,参编《现代肠内和肠外营养的临床实践》《外科大查房——病例选录》,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 潘剑敏长期任职于康复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工作近 30 年,熟练掌握重症医学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重症肺炎、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各种休克、多发性创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抢救经验,对各种重大、疑难、复杂麻醉手术的围术期处理及监护治疗、急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生命支持手段,如呼吸支持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除颤仪使用、中心静脉及动脉置管、各种监测系统建立、危重症营养治疗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危重症治疗与康复、人工气道建立与维护、昏迷复苏。 |  
         
          | 目錄: |   
          | 第 1 章 慢性危重症概述 一、急性危重症结局
 二、慢性危重症定义
 三、慢性危重症带来影响
 四、慢性危重症患者治疗场所
 五、慢性危重症伦理思考
 第 2 章 慢性危重症流行病学
 一、美国慢性危重症流行病学
 二、日本慢性危重症流行病学
 三、中国慢性危重症流行病学
 第 3 章 慢性危重症病理生理
 一、持续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学说
 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学说
 三、应激反应内分泌失调学说
 第 4 章 慢性危重症诊断标准和临床特征
 一、慢性危重症 RTI 诊断标准
 二、慢性危重症其他诊断标准
 三、慢性危重症临床特征
 四、结论
 第 5 章 危重症神经内分泌病理学
 一、生长激素轴改变
 二、垂体 - 甲状腺轴改变
 三、垂体 - 肾上腺皮质轴改变
 四、神经内分泌激素干预治疗研究结果
 五、结论
 第 6 章 慢性危重症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一、ICU 获得性肌无力
 二、危重症肌病
 三、危重症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四、慢性危重症肌少症
 五、骨质疏松症
 六、慢性危重症代谢性骨病
 第 7 章 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
 一、概述
 二、病因与病理生理学
 三、pDoC 临床行为评估
 四、pDoC 神经影像学评估
 五、pDoC 神经电生理评估
 六、pDoC 治疗
 七、预后与伦理学
 八、结论
 第 8 章 慢性危重症认知和心理障碍
 一、慢性危重症认知障碍
 二、危重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危重症后抑郁症
 第 9 章 谵妄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谵妄病因
 四、谵妄病理生理学
 五、谵妄临床表现和分类
 六、谵妄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谵妄预防
 八、谵妄治疗
 九、结论
 第 10 章 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
 一、基本概念
 二、影响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因素
 三、睡眠障碍对慢性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四、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评估
 五、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应对策略
 六、结论
 第 11 章 慢性危重症患者关节挛缩与康复
 一、流行病学
 二、挛缩病因
 三、挛缩发病机制
 四、挛缩分类
 五、骨质疏松症
 六、慢性危重症代谢性骨病
 第 7 章 慢性意识障碍诊断与治疗
 一、概述
 二、病因与病理生理学
 三、pDoC 临床行为评估
 四、pDoC 神经影像学评估
 五、pDoC 神经电生理评估
 六、pDoC 治疗
 七、预后与伦理学
 八、结论
 第 8 章 慢性危重症认知和心理障碍
 一、慢性危重症认知障碍
 二、危重症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危重症后抑郁症
 第 9 章 谵 妄
 一、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谵妄病因
 四、谵妄病理生理学
 五、谵妄临床表现和分类
 六、谵妄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谵妄预防
 八、谵妄治疗
 九、结论
 第 10 章 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
 一、基本概念
 二、影响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因素
 三、睡眠障碍对慢性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四、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评估
 五、慢性危重症患者睡眠障碍应对策略
 六、结论
 第 11 章 慢性危重症患者关节挛缩与康复
 一、流行病学
 二、挛缩病因
 三、挛缩发病机制
 四、挛缩分类
 五、挛缩预防
 六、挛缩治疗
 七、结论
 第 12 章 慢性危重症长期机械通气
 一、LTMV 定义
 二、LTMV 预后
 三、LTMV 病因
 四、呼吸机依赖
 五、LTMV 相关问题
 六、LTMV 通气设备
 七、LTMV 患者监测
 八、LTMV 气道管理
 九、LTMV 分泌物清除
 十、伦理问题和临终关怀
 十一、结论
 第 13 章 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
 一、VIDD 病因
 二、VIDD 病理生理
 三、VIDD 评估与诊断
 四、VIDD 防治策略
 五、结论
 第 14 章 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
 一、PED 发病情况
 二、PED 危险因素
 三、PED 病理生理学
 四、PED 筛查评估
 五、PED 康复治疗
 六、结论
 第 15 章 慢性危重症气道维护常用技术
 一、慢性危重症通气管使用规范
 二、面罩使用规范
 三、呼吸球囊使用规范
 四、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维护规范
 五、慢性危重症人工鼻使用规范
 六、慢性危重症人工气道湿化规范
 七、慢性危重症人工气道雾化规范
 八、慢性危重症人工气道吸痰规范
 九、振动排痰机使用规范
 十、无创经气道咳痰机使用规范
 十一、慢性危重症人工气道拔除规范
 十二、慢性危重症气管切开后气道狭窄诊断与处理
 第 16 章 慢性危重症吸入性肺炎诊治
 一、AP 概念
 二、流行病学
 三、AP 的危险因素
 四、AP 病理生理
 五、临床表现
 六、实验室检查
 七、影像学检查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九、AP 治疗
 十、预防
 十一、结论
 第 17 章 慢性危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
 一、多重耐药菌定义
 二、慢性危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
 三、慢性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四、MDRO 感染监测
 五、慢性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
 六、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策略
 七、结论
 第 18 章 慢性危重症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
 一、流行病学
 二、DVT 危险因素
 三、DVT 发病机制
 四、临床表现
 五、VTE 风险评估
 六、VTE 预防
 七、结论
 附:重症医学科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核查单
 第 19 章 慢性危重症胃肠道功能维护
 一、胃肠道功能障碍概念 296
 二、胃肠道屏障功能
 三、慢性危重症胃肠道功能衰竭病因与机制
 四、慢性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
 五、慢性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临床表现
 六、慢性危重症胃肠道功能评估
 七、慢性危重症胃肠功能评分与分级
 八、慢性危重症胃肠道功能维护
 九、结论
 第 20 章 慢性危重症营养支持
 一、慢性危重症代谢变化
 二、慢性危重症患者营养评估
 三、慢性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策略
 四、慢性危重症患者常用肠内外营养制剂
 五、慢性危重症其他补充营养制剂
 六、慢性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及处理
 七、结论
 第 21 章 危重症维生素 D 缺乏症
 一、维生素 D 合成与调节
 二、维生素 D 与危重症关系
 三、危重症维生素 D 缺乏易患因素
 四、危重症维生素 D 缺乏诊断
 五、危重症维生素 D 缺乏预防与治疗
 六、结论
 第 22 章 重症康复
 一、重症康复定义
 二、重症康复发展简史
 三、重症康复适应证与禁忌证
 四、重症康复技术
 五、重症康复目标及流程
 六、重症康复治疗时常见问题及对策
 七、重症康复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八、结论
 第 23 章 重症康复病房设置与管理
 一、病房建设
 二、HDU 设备配置
 三、HDU 收治适应证和非适应证
 四、HDU 管理
 五、设置 HDU 获益
 六、结论
 第 24 章 重症康复常用器材
 一、电动起立康复床
 二、体外膈肌起搏器
 三、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
 四、智能运动训练仪使用与维护
 五、上下肢主被动训练仪使用与维护
 六、脑电仿生电刺激仪使用与维护
 七、低频脉冲痉挛肌治疗仪使用与维护
 八、膀胱扫描仪使用与维护
 第 25 章 经颅磁刺激治疗
 一、经颅磁刺激仪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TMS 仪分类
 三、TMS 作用机制
 四、TMS 适应证和禁忌证
 五、经颅磁治疗仪的使用与维护
 六、TMS 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七、TMS 优点及安全性评价
 八、结论
 第 26 章 慢性危重症高压氧治疗
 一、基本概念
 二、高压氧治疗慢性危重症机制
 三、高压氧治疗临床应用
 四、治疗慢性危重症高压氧设施要求和设备选择
 五、高压氧治疗慢性危重症方案
 六、高压氧治疗慢性危重症实施与护理
 七、高压氧治疗慢性危重症几个常见问题
 八、重症高压氧治疗疗效
 九、结论
 第 27 章 慢性危重症护理
 一、慢性危重症病情观察
 二、慢性危重症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三、气管切开导管更换操作规范
 四、气管切开内套管更换操作规范
 五、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规范
 六、气管切开切口换药规范
 七、慢性危重症患者会阴护理规范
 八、慢性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
 九、慢性危重症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十、慢性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十一、慢性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第 28 章 慢性危重症患者伦理学
 一、生命终末期定义与判断
 二、生命终末期医疗现状
 三、终末期患者治疗抉择原则
 四、限制或撤离生命支持实施方法
 五、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