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367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403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桎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大地主经济
			》
 售價:HK$ 
			806
 
  《 
			财富的灵性法则
			》
 售價:HK$ 
			230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347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45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作者多年实战经验的系统总结,既能提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财税理论修养,又便于站在业财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相信会给各位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认知和收获! 用“财务视角”审视“企业管理”,用“思维革新”助推“经营革新”,用“报表”支持“决策”,用“预算”驱动“战略”,用“数据”管控“利润”,用“流程”控制“成本”,用“效率”推动“增值”,用“精益”完成“跨越”,用“系统”实现“风控”,用“模式”达成“节税”,用“合规”确保“安全”。
 |  
         
          | 關於作者: |   
          | 李非凡 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深企业财税顾问,财税风控及财税规划领域著名讲师。 专注财税领域十四年,在财务系统、财税风控、财税规划、成本管控、利润管理五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财税咨询经验。
 服务过重庆能投、西藏矿业、福建水投、中国银行、航天金税、中交二航局等十几家大型企业,为上百家企业提供过财税咨询服务。 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十几个城市巡讲“企业利润管控”“税收风险管控”“财税协同管理”“财税规划顶层设计”“全价值链成本管控”“业财融合数字决策系统”等金牌课程五百多场,课程实用,直击企业财税痛点,有效落地解决企业财税问题,受益学员五万多人。
 |  
         
          | 目錄: |   
          | 上篇?财务 
 第一章?顶层设计:从财务角度看企业管理 / 3
 财务管理与企业价值链的关系 / 3
 财务管理如何影响企业战略 / 5
 以始为终,从财务维度管理企业 / 7
 利用财务管理支持企业运营 / 9
 五个财务管理新理念 / 11
 必须具有财务目标 / 14
 
 第二章?财务报表——企业“无声的语言” / 16
 资产负债表——企业的投影仪 / 16
 利润表——企业的摄像机 / 21
 现金流量表——企业的X光机 / 24
 识别三大财务报表中潜藏的风险 / 28
 如何设计非专业人士看得懂的财务报表 / 30
 如何建立定期财务报告体系 / 32
 第三章?财务分析:翻出企业的“底子” / 37
 从变现能力看财务风险 / 37
 从负债规模看资本结构 / 38
 从利润“含金量”看盈利能力 / 41
 从营运能力看资产管理水平 / 43
 从资产质量分析企业“潜亏” / 46
 
 第四章?预算管理:全方位保障业财融合 / 49
 全面预算的重要性 / 49
 打开“韦尔奇死结” / 51
 如何编制预算表 / 53
 企业预算的核心指标及计算方法 / 59
 
 第五章?资金管控:企业存亡的“杀手锏” / 62
 资金的内部控制 / 62
 银行账户与银行票据 / 64
 资金的基本周转与加速周转 / 67
 做好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 / 69
 应收账款管理的“一键三链” / 70
 
 第六章?资产运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 / 74
 资产投资的智慧 / 74
 资产采购中的成本管理 / 76
 大力减少非营业性资产 / 78
 大企业的资产租赁之道 / 80
 不良资产务必及时处置 / 82
 第七章?降本增效:从管理角度重新认识开源节流 / 85
 充分利用财务数据调整策略 / 85
 优化设计产品结构,增加收入 / 87
 重视周转率,快速获利 / 89
 把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 91
 优化成本结构,提升企业效益 / 93
 从业务流程中寻找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 94
 企业成本倍减的“4R”之道 / 96
 企业费用分类与管控 / 98
 直接生产成本与间接生产成本 / 100
 
 第八章?资本运营:权衡收益和成本 / 103
 投资决策中的财务支持和财务依据 / 103
 融资决策中的财务支持和财务依据 / 105
 企业并购、杠杆收购、管理层收购 / 107
 企业上市的好处与优势 / 109
 借壳上市 / 111
 
 下篇?税务
 
 第九章?老板必须了解的“金税四期” / 117
 “金税工程”: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 117
 税务局大数据征管与涉税情报管理 / 118
 “税费”全数据、全业务、全流程“云化”打通 / 120
 税务局的“电子底账” / 121
 新财税政策下的三种用工法律关系 / 123
 
 第十章?涉税风险分析及管控 / 126
 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 126
 企业涉税风险行为自查 / 128
 收入不开票的涉税风险 / 131
 私卡收款的涉税风险 / 133
 企业没收入也要报税 / 134
 增值税纳税的常见问题 / 136
 企业所得税涉及费用的风险及管控 / 137
 税种优惠利用过程中的风险及管控 / 139
 咨询服务费的涉税风险及管控 / 141
 合伙企业投资分红的涉税风险及管控 / 144
 股权激励的涉税风险及管控 / 147
 股权转让的涉税风险及管控 / 149
 企业注销的涉税风险及管控 / 152
 
 第十一章?发票的涉税风险管控 / 156
 发票取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156
 发票开具的要求与税率 / 158
 开票必须做的备注 / 159
 发票丢失立即上报 / 163
 谨防不合规发票 / 165
 不可以开具专用发票的几种情况 / 167
 虚开发票要不得 / 169
 虚开发票的法律风险 / 171
 真实的业务交易也要严防虚开发票 / 174
 预防发票走逃风险 / 176
 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 / 178
 
 第十二章?合同设计中的税收问题 / 180
 合同与业务及税收的关系 / 180
 合同主体与合同条款中隐藏的风险 / 181
 合同设计与发票开具相匹配 / 182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涉税条款设计 / 183
 巧签合同降低税负 / 185
 改变业务模式可以合理筹划税务 / 186
 
 第十三章?业税协同税收规划 / 188
 股权结构搭建的税务筹划 / 188
 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务筹划 / 190
 无形资产投资的税务筹划 / 192
 企业负债融资的税务筹划 / 194
 企业之间资金拆借的税务筹划 / 198
 企业采购业务增值税务筹划 / 200
 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的纳税筹划 / 201
 利息费用的税务筹划 / 203
 人工成本的税务筹划 / 208
 老板薪酬的税务筹划 / 210
 企业销售业务增值税筹划 / 212
 不同销售方式的税务筹划 / 214
 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筹划 / 216
 兼营不同税率业务的税务筹划 / 217
 利用产业正常进行税务筹划 / 219
 
 第十四章?税务稽查与应对策略 / 223
 哪些行为容易引起税务稽查? / 223
 税务稽查的程序 / 225
 税务部门稽查的方法 / 227
 对银行账户的涉税检查 / 230
 公司账号长期没有任何资金往来而公司存在业务运营情况下,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 230
 企业自查补税的认定 / 232
 税务稽查案例分析 / 233
 
 第十五章?企业税收管理体系建设 / 236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236
 没有系统,管理不精 / 237
 涉税制度设计基本理念 / 240
 涉税制度设计的原则 / 240
 涉税制度的体系框架 / 241
 |  
         
          | 內容試閱: |   
          | 第三章财务分析:翻出企业的“底子” 从变现能力看财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会面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彻底规避的两种风险,而企业能否规避风险根本在于是否能做到及时察觉、有效应对和全面总结。
 企业出现经营风险通常是由于产品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管理效率差、发展战略错误等,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开拓市场和新项目研发来纠正。
 企业具有财务风险最明显的表现是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应对财务风险,要求企业拥有足够的现金,而现金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面对财务风险是对企业变现能力的考验,而变现能力也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等级的重要指标。
 短期债务是企业最迫切需要偿还的债务,长期债务则可通过新的融资进行偿还,因此变现能力也被称为“短期偿债能力”。用来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流动比率高的企业一定比流动比率低的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强。但现实中并非这么简单,流动比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资产不具有随取随用性,当企业的流动资产过多时,就会影响资产的使用效率。流动比率的最佳值为2。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其中“流动资产-存货”得到速动资产,该公式也可直接写成: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计算速动比率,需要先用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因为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能力差。当存货积压价格或成本与预期售价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就无法实现盈利,若再出现过期或存资损坏的状况,损失会更加严重。
 因为速动资产比流动资产更易变现,所以用速动比率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更为精确。速动比率的最佳值为1,即存货占流动资产的一半左右。但并不意味只要是距离“值1”远的企业,就是有财务风险的,须因行业而异。有的行业就是需要经常保持一定比例的存货,有的行业则几乎不需要有存货。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考虑速动比率的值与企业运营情况的关系。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即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现金比率一般认为是20%以上为宜。如果企业管理者发现现金比率偏低,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具有财务风险,应缩短收账期,加大应收账款催款力度。
 从负债规模看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如资产总额中负债的比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等。用来判断企业资本结构的指标为: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企业全部资本的比例,因此也叫“举债经营能力”。
 企业的长期负债虽然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地偿还,但始终是需要清偿的,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对于资产负债的比例,债权人和股东因为所处位置不同,一般持有完全相反的看法。
 债权人希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这样企业还账就有了保障。但适度负债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常规方式,不负债或负债率极低的企业的发展往往比负债的企业慢。
 股东在企业的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率的前提下,自然希望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可以利用最高的杠杆实现企业的最快发展。但杠杆力度不能无止境地施加,负债率过高说明企业潜藏的经营风险大,一旦市场环境出现大的变化,高负债率很可能直接压垮企业。因此,资产负债的合理范围在40%~60%,均值为50%。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60%,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趋向于大。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是评估资金结构合理性的指标,反映股东所持股权是否过多(或者不够多)等情况,体现了企业借款经营的程度。
 产权比率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和企业财务结构稳健性的重要指标。它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产权比率的公认标准值为1,其值越低,表明企业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图3-1)。
 
 
 图3-1产权比率与财务结构的关系
 3.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额
 权益乘数是杜邦分析法中的一个指标,又被称为“股本乘数”,反映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权益乘数的最大值是1,因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总额一定比企业资产总额小。权益乘数越大,说明所有者/股东投入的资本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财务杠杆越大,企业负债率越高;权益乘数越小,说明所有者/股东投入的资本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大,财务杠杆越小,企业的负债率越低。
 4.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 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也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以及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
 风险。
 在计算了过去几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后,应以计算结果最低的年份情况作为企业偿付利息能力情况的参考,因为利润高与利润低都需要偿付利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