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售價:NT$
296.0

《
全生命周期动作发展 第7版
》
售價:NT$
1265.0

《
广西常用动物类中药
》
售價:NT$
500.0

《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
售價:NT$
485.0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NT$
449.0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NT$
1010.0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NT$
281.0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考古学理论体系下的物质文化个案研究
·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
·青铜兵器之功能化和美术化两个倾向
·物质性、空间性和学术史三种情境概念
|
內容簡介: |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兵器。在技术层面上,规避了蒙特柳斯式类型学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渐进演化等预设观念,采纳兼具通则观念和历史特定性考量的物质文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青铜兵器形式风格的功能化和美术化两个倾向。在社会层面上,《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提出物质性、空间性和学术史三种情境概念,提炼出戈-矛组合和钺-刀组合等社会等级表达方式,揭示了作为社会区分标识的物质的内部多元和复杂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尝试以认知考古学和情境考古学思路局部复原青铜兵器的文化归属、性别认知和信仰与禁忌。对与铜兵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另一条线索——玉兵的讨论表明早期中国礼制体系的多元和互动本质。
|
關於作者: |
徐坚,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巴德学院访问助教授、法国人文研究基金会爱马仕学人、中山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驻院学人和日本创价大学访问教授。曾主持英国大英图书馆、美国温纳一格兰人类学研究基金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日本住友财团等资助的多项研究计划。专业领域包括考古学、艺术史、早期文明研究、物质文化和文化遗产研究。近期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考古学史和博物馆史、以器类和工艺为中心的物质文化研究、南中国和东南亚大陆地区的青铜时代考古、区域研究和濒危文化研究。
|
目錄:
|
初版序(李伯谦)
初版致谢
修订版序
引论
考古学文化系统观念下的青铜兵器1
0.1超越物质形态的青铜兵器:从作为物证的物质走向超越文本的物质
0.2重新观察青铜兵器的体系:宾福德的考古学系统观念
0.3研究范式的转型:学术史的观察
0.4青铜兵器的定名与分类
0.5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考古学文化系统观:结构与方法
章
青铜兵器的形式分析:从蒙特柳斯式类型学到物质文化分析方法
1.1形式风格分析的适用性和方法选择
1.2东周之前的青铜兵器的形式谱系
1.3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纹样分析
1.4青铜兵器形态的功能化和美术化倾向
第二章
青铜兵器的社会层面意义:情境分析方法和不平等考古学
2.1社会考古学、权力考古学和不平等考古学
2.2界定考古学情境
2.2作为学术史情境的商和西周考古学
2.3东周之前青铜兵器个案的情境分析
2.4作为社会标识的青铜兵器
第三章
青铜兵器的精神层面意义:认知考古学或者反身考古学取向
3.1认知过程主义考古学和反身情境主义考古学
3.2青铜兵器的文化归属表达
3.3青铜兵器的性别认知和建构
3.4青铜兵器的禁忌和信仰
第四章
早期中国的玉质兵器:从辅助线索到多元格局
4.1早期中国玉质兵器的发现和研究
4.2玉质兵器的形态分析
4.3玉兵的多元特征:以玉戈为中心
4.4金石之缘
参考文献要目
插图目录
继续前行(代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