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500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551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230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203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关系为研究核心,探讨了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诱发、影响、交流的过程,指出了二者同源异质、互通互融的关系形态,抉发了互相渗透于二者中的因素。 |  
         
          | 關於作者: |   
          | 徐大军(著),1970年生,江苏赣榆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文社科项目以及浙江省哲学社科重大课题等。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宋元通俗叙事文体演成论稿》等专著。 |  
         
          | 目錄: |   
          | 引 言 /
 001
 一、二者关系的基础
 /
 002
 二、二者关系的表现
 /
 008
 三、二者关系的演变/
 014
 编 伎艺层面的混融
 章 宋前俳优小说与戏弄的混融性状态
 /
 025
 一、同属于俳优的一项艺能
 /
 026
 二、同归于“俳说”、“杂剧”品类
 /
 033
 三、同处于百戏杂陈的环境
 /
 042
 四、结 语
 /
 046
 第二章 宋前俳优小说与戏弄的趋同性特征
 /
 048
 一、戏谑调笑的性质
 /
 048
 二、短小即兴的形态
 /
 05
 7
 三、缘事而发的咏事思维/062
 四、结 语
 /
 073
 第三章 唐宋之际“说话”与杂剧关系的新变
 /
 075
 一、“说话”伎艺叙事宗旨的出现
 /
 076
 001
 目 录二、“说话”伎艺对杂剧叙事宗旨生成的直接促进
 /
 083
 三、唐传奇对杂剧叙事宗旨生成的间接影响
 /
 097
 四、宋金杂剧叙事宗旨确立的指向性意义
 /
 103
 五、结 语
 /
 111
 第二编 叙事层面的渗透
 第四章 宋金时期小说对戏曲的影响形态
 /
 115
 一、故事题材的影响
 /
 115
 二、叙事能力的影响
 /
 124
 三、演述方式的影响
 /
 137
 四、结 语
 /
 155
 第五章 元杂剧对小说故事的重述与开掘
 /
 157
 一、宋金杂剧取材小说传统的承续
 /
 157
 二、元杂剧所受小说故事影响的表现
 /
 168
 三、元杂剧对小说故事的特色开掘及其意义
 /
 180
 四、结 语
 /
 195
 第六章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小说因素
 /
 196
 一、元杂剧的楔子与话本的头回
 /
 196
 二、“一人主唱”与说书人叙述
 /
 200
 三、元杂剧宾白中的说书体
 /
 206
 四、元杂剧与话本小说的结末语
 /
 213
 五、元杂剧的依相叙事形态
 /
 218
 六、结 语
 /
 227
 002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史纲第七章 元明戏曲对小说故事系统的累积与开拓
 /
 229
 一、元明水浒戏与水浒小说
 /
 230
 二、元明三国戏与三国小说
 /
 242
 三、元明西游戏与西游小说
 /
 253
 四、结 语
 /
 271
 第三编 创作层面的利用
 第八章 《金瓶梅词话》的利用戏曲现象
 /
 275
 一、利用戏曲资源的基本情况
 /
 276
 二、利用戏曲方式的文艺渊源
 /
 284
 三、利用戏曲成就的开拓意义
 /
 292
 四、结 语
 /
 299
 第九章 西厢模式在明清小说叙事建构中的承与变
 /
 300
 一、对西厢模式格套化的觉醒
 /
 301
 二、对西厢模式的模仿
 /
 307
 三、对西厢模式的戏拟
 /
 311
 四、对西厢模式的创造性利用/315
 五、结 语
 /
 321
 第十章 从内质到外形:明清小说对戏曲体制因素
 的模拟
 /
 323
 一、小说累积成书过程中的汇入
 /
 326
 二、小说取用戏曲材料时的遗留
 /
 328
 三、小说改写戏曲故事时的遗留
 /
 333
 003
 目 录四、小说叙事建构中的有意模拟
 /
 339
 五、小说叙述格式上的“拟剧本”
 /
 351
 六、结 语
 /
 358
 第十一章 《红楼梦》叙事建构中的戏曲资源
 /
 359
 一、对戏曲材料的融合利用
 /
 360
 二、对杂剧楔子体制的化用
 /
 37
 1
 三、对戏曲副末开场程式的化用/377
 四、对戏曲科诨体制的化用
 /
 381
 五、标志性成就和关系史意义
 /
 385
 六、结 语
 /
 391
 第四编 观念层面的融通
 第十二章 “传奇”文体名义的因应
 /
 395
 一、元时“唐人小说”被赋名“传奇”
 /
 397
 二、元时杂剧被赋名“传奇”
 /
 40
 4
 三、明时改称文人南戏为“传奇”/410
 四、结 语
 /
 416
 第十三章 清初“无声戏”小说观念的内涵与实践
 /
 419
 一、“无声戏”小说观念的精神内涵
 /
 421
 二、“无声戏”小说观念的理论渊源
 /
 427
 三、“无声戏”小说观念的实践响应
 /
 431
 四、结 语
 /
 438
 004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史纲第十四章 体用离合之间:清末时期小说类群
 的建构
 /
 440
 一、作为清末时代共识的小说类群
 /
 441
 二、基于时局之“用”对传统“小说”、“说部”的重构
 /
 447
 三、“体”、“用”关系变化对小说类群观念的冲击
 /
 454
 四、结 语
 /
 463
 余 论
 /
 465
 初版后记
 /
 477
 修订版后记
 /
 48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