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中历史文献研读教学研究
》
售價:HK$
296

《
刹海
》
售價:HK$
347

《
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园林之美
》
售價:HK$
602

《
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
》
售價:HK$
449

《
家庭财富守护与传承 作者邵毅力
》
售價:HK$
407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14
》
售價:HK$
19380

《
中国现代性的起点:戴震的新古典世界(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一力馆)
》
售價:HK$
556

《
生存与尊严:律师定位与展业方法(第四版)
》
售價:HK$
347
|
| 內容簡介: |
|
同伴在青年发展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以高校学生为例,本书在如下两个方面展开了量化实证研究。一方面,从学校、班级、宿舍以及校外四个维度,考察了高校学生同伴网络的形成、结构与演化特征。另一方面,多种研究策略并举,探析了同伴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学业表现、社会态度、消费行为、躯体健康以及就业质量的全方面影响。本书有助于增强学界对于社会网络的结构与影响的基础性认识,还可为教育BU门更广泛地利用各类资源实现教育收益化、引导青年学生社会化等议题提供参考,亦对卫生部门的健康促进工程有所启示。
|
| 關於作者: |
|
程诚,1987年生,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A类)。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3次)、教育BU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等科研荣誉。
|
| 目錄:
|
章 绪论
一 研究现状简述
二 研究内容
三 学术创新与研究意义
四 相关经验资料的准备
第二章 高校学生同伴网络的结构与演化
一 个体层次的同伴网络结构与演化
二 群体层次的同伴网络结构
三 群体层次的同伴网络演化
四 毕业后早期同伴网络的结构与演化
五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谁更受同伴欢迎:基于调查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与假设
三 研究设计
四 实证结果
五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谁更被同伴接纳:基于实验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与假设
三 研究设计
四 实证结果
五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物以类聚VS.近朱者赤:同伴影响学业表现的因果效应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与假设
三 研究设计
四 实证结果
五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学坏容易学好难:同伴影响学业表现的非对称性特征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与假设
三 研究策略
四 实证结果
五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七章 观念越来越相近:高校学生政治社会态度的同伴濡染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与假设
三 研究策略
四 实证结果
五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消费趋同:基于随机分配同伴的自然实验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Ⅰ:消费水平的同伴影响
三 研究Ⅱ:校园餐饮消费的同伴影响
四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同伴网络与高校学生的躯体健康
一 卫生健康
二 体质健康
三 小结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