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机器人建模与分析的几何代数方法
》
售價:NT$
857.0

《
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手册,第32版
》
售價:NT$
1265.0

《
神道与日本文化
》
售價:NT$
439.0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修订版)
》
售價:NT$
490.0

《
和平的捍卫——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观照
》
售價:NT$
347.0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售價:NT$
653.0

《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售價:NT$
714.0
|
內容簡介: |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需要真正回归教育的主体。目前,从国际上教学评价改革的动向看,其评价的重心将由“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作为学习的评价”,以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本书从教师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融入学习性评价的先进理念,从学生参与评价的意义阐述、历史回溯、现状调查、问题剖析到模型重构和应用探索,形成完整的“教-学-评一体化”理论架构和实践依据,为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应用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蔡旻君,男,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测量与评价》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计算机辅助教育测量与评价》和《Rasch模型教育测量应用基础》等多部著作。近年来,重点关注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评价问题,着力推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使有效教学、学会学习和学业发展的目标相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智能时代的教与学。
|
目錄:
|
章 绪论
一 学习变革背景下评价的学习性功能得以彰显
二 教育改革背景下评价的方法趋于融合
三 形成性评价发展背景下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四 当前中国教育评价领域存在的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节 评价相关概念的演绎
第二节 形成性评价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不同取向评价模式的演变
第三章 现状分析
节 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评价目的取向研究
第二节 基于视频分析的课堂提问分析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的评价素养研究
第四节 从AaL视角审视一些评价实践问题
第四章 模型重构(一)
节 学生参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AaL评价:学生评价实践的目的指向
第三节 学生参与评价模型的生成
第五章 模型重建(二)
节 学生参与评价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学生参与评价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学生参与评价实践模型分析
第六章 实践应用(一)
节 评价任务中目标确立的方法
第二节 评价任务中信息反馈的方法
第三节 评价任务中自我调节的方法
第七章 实践应用(二)
节 实践应用的准备和条件保证
第二节 “解释—前馈—学习”功能的实现
第三节 “观察—证据—后馈”功能的实现
第八章 反思建议
节 问题探讨
第二节 关于学生评价实施的建议
第三节 评价任务设定需注意的事项
附录一 评价素养的定义和基本构成
附录二 国际教师的评估专业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