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653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500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551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230
 
 
 | 
         
          | 編輯推薦: |   
          | 《世界文学的故事》是20世纪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约翰·梅西的文学史著作,是适合普通读者入门的文学史纲,更是一本文学阅读私家清单。作者以以故事的形式,条分缕析地将几千年来影响世界的(主要是欧洲的)伟大文学家、重要的文学著作和经典的文学作品娓娓道来,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世界文学流变的风景画。与其他文学史类有所区别,该书并不局限于文学类著作的评述,也关注颇具文学品质的其他学科的著作,以文学的视野为读者解读其中的文学故事。 |  
         
          | 內容簡介: |   
          | 《世界文学的故事》从“书是怎样创造的”出发,讲述了涵盖口头文学到 20 世纪初的世界文学历程,其中虽涉及东方文学、印度、阿拉伯和犹太文学,但重点是欧洲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与一般的文学史著作不同,该书虽仍以时间为限,但视野更为宏阔,涉及内容也颇为丰富,甚至包括了文化史、比较文学、版本学等学科的研究,由此呈现出的文学意象也更为丰富和深刻。对于文学爱好者或入门读者而言,该书更可以看作是关于文学的阅读清单,配合卢奥托洛经典的插图,品读世界文学流变的同时,享受阅读的艺术。 |  
         
          | 關於作者: |   
          | 约翰·梅西(John A. Macy,1877—1932),美国哈佛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美国《波斯顿邮报》《国民》杂志专栏作家。除本书外,他还著有《美国文学精神》等。 
 奥诺里奥·卢奥托洛(Onorio Ruotolo,1888—1966) 著名的意大利裔美国雕刻家和诗人,以《小意大利的罗丁》(Rodin of Little Italy)知名。
 
 杨德友,1938年生于北京,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文化之根”比较、比较文学、欧陆文学等研究。译著主要有:《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倔强的石头:米开朗基罗传》、《明天来吧:拉腊讽刺文集》(合译)、《小拇指:兰波早期诗歌详释》、《通灵者:〈地狱一季〉及兰波后期诗歌详释》、《履风者:〈灵光篇〉诗歌详释》等。
 |  
         
          | 目錄: |   
          | 部古代世界 书是怎样创造的
 文学的起源
 神秘的东方
 犹太文学
 希腊历史与历史学家
 希腊史诗
 希腊抒情诗
 希腊戏剧
 希腊哲学—演说家散文和其他散文
 罗马历史与史学家
 拉丁史诗
 拉丁文诗体戏剧、诗体哲学和抒情诗
 拉丁文散文
 
 第二部中世纪
 
 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及其传奇的故事因源
 中世纪法国文学
 早期的德国文学和斯堪的纳维亚文学
 但丁
 
 
 第三部十九世纪以前的近代文学
 
 意大利文艺复兴
 十九世纪以前的法国散文
 十九世纪以前的法国诗歌和戏剧
 古典时期以前的现代德语文学
 十九世纪以前的西班牙文学和葡萄牙文学
 伊丽莎白时期以前的英国文学
 伊丽莎白时代:戏剧以外的文学
 莎士比亚以前的伊丽莎白时期戏剧
 莎士比亚
 伊丽莎白时期的其他戏剧家和詹姆斯时代戏剧家
 十七世纪的英国抒情诗
 弥尔顿
 十七世纪的英国散文
 复辟时期的英国文学
 十八世纪的英国散文
 十八世纪的英国诗歌
 
 
 
 第四部十九世纪至今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诗歌
 十九世纪的英国小说
 十九世纪的英国评论家和哲学家
 维多利亚时代诗歌
 十九世纪法国散文
 十九世纪的法国诗歌
 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
 歌德以后的德语文学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
 文艺复兴时代以后的意大利文学
 现代西班牙文学
 荷兰文学与法兰德斯文学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文学
 美国小说
 美国散文与历史
 美国诗歌
 
 后记
 有关插图
 
 译者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