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正学堂稿(全二册)《儒藏》精华编选刊
》
售價:NT$
704

《
五个夸张的数学故事:支持儿童直接建立数学思维
》
售價:NT$
255

《
书写中国:从书迹流变溯源中华文明史 尔文智识生活系列 寻根汉字追踪文脉溯源中华理解中国
》
售價:NT$
806

《
餐桌边的哲学家:论饮食与人类
》
售價:NT$
245

《
经营:稻盛和夫谈原点
》
售價:NT$
403

《
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
售價:NT$
454

《
湘江商潮起:东汉长沙郡商业研究
》
售價:NT$
347

《
舰船耐火材料
》
售價:NT$
1316
|
| 編輯推薦: |
|
本书首先引用了《辞海》中证明的定义,又通过一些传统故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与证明息息相关,证明不仅局限于数学,进而说明了证明的作用、证明与理解的关系和区别以及证明方法。本书一个更加贴切的书名是《从历史上的数学文献看数学证明》。
|
| 內容簡介: |
|
大家在中小学课程里都会碰到某种程度的数学证明,有些人甚至把做数学与进行数学证明等同起来。但究竟数学证明这种功夫在数学活动中有何作用?它是否真正确立了无可置疑的结论?它是事后的装扮功夫抑或它能导致前所未知的新发现?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本书从数学史的角度出发,试以大量实例与读者探讨以上问题。
|
| 關於作者: |
|
萧文强,早年就读于香港大学理学院,主修数学及物理,毕业后负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对于如何把数学史融会于数学的教与学当中,他尤感兴趣。近几年他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放于设计及教授一门数学通识课程。
|
| 目錄:
|
目录:
一 证明的由来
1.1 证明的作用是什么
1.2 数学证明的由来
1.3 古代希腊的数学证明
1.4 证明方法不限于数学
1.5 东方古代社会的数学证明
二 证明的功用
2.1 直观可靠吗
2.2 证明可靠吗
2.3 证明是完全客观的吗
2.4 证明与信念
2.5 证明与理解
三 证明与理解(一)
3.1 一个数学认知能力的实验
3.2 二次方程的解的公式
3.3 希腊《原本》里的勾股定理
3.4 刘徽的一题多证
3.5 高斯的一题多证
四 证明与理解(二)
4.1 欧拉的七桥问题
4.2 欧拉的多面体公式
4.3 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五 证明与理解(三)
5.1 一条关于正多边形的几何定理
5.2 薄饼与三明治
5.3 微积分基本定理
5.4 舞伴的问题
5.5 几个著名的反例
六 证明与理解(四)
6.1 四色问题
6.2 费马后定理
6.3 一致收敛的函数序列
七 反证法
7.1 两个古老的反证法证明
7.2 间接证明与反证法
7.3 逆否命题
7.4 施坦纳一李密士定理
7.5 反证法在数学以外的运用
八 存在性证明
8.1 两个头发根数相同的人
8.2 一条古老的存在性定理
8.3 数学乎神学乎
8.4 高斯类数猜想的征服
8.5 存在性证明的功用
8.6 极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8.7 有理数与无理数
8.8 代数数与超越数
九 不可能性证明
9.1 十五方块的玩意
9.2 一个很古老的不可能性证明
9.3 古代三大难题
9.4 不可能证明的证明
9.5 希尔伯特的问题
十一 次亲身经历:长周长的内接多边形
10.1 一个熟悉的问题
10.2 初步的试验结果
10.3 旁敲侧击
10.4 艰苦战斗
10.5 拨开云雾见青天
10.6 各归其位
10.7 余音未了
附录
后记
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数学高端科普出版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