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551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857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对吉安方言语缀、指代、性状、体貌、双宾句、处置句、被动句、否定句和疑问句这九种较具特色的语法现象进行专题研究。每种语法现象都是在对吉安方言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同普通话以及邻近方言进行比较,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小句中枢”理论、“句管控”理论、“两个三角”理论以及语义语法、语法化理论、语言类型学等理论为指导,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和描写吉安方言语法的相关情况。对非常具有吉安地域特色的语法现象则会重点分析和研究,力求描写清楚和解释清楚。
|
| 關於作者: |
|
裴足华:女,1991年生,江西吉安人。2020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到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方言语法、语用学、汉语国际教育。科研项目有《吉安方言语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2019YBZZ100)。主要科研成果有《吉安梅塘话的XA式状态形容词》,《华中学术》,2019年第4期;《小品言语幽默技巧研究——以央视春晚小品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十年来”和“十来年”》,《文学教育(上)》,2016年第6期;《关于“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中的“泽”》,《语言文字周报》,2015年11月11日。
|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关于吉安方言语法
1.1.2 关于本书九个专题
1.2 吉安及吉安方言
1.2.1 吉安概况
1.2.2 吉安方言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
1.3.2 关于客赣方言语法研究
1.3.3 关于吉安方言语法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理论方法
1.5 本书框架
1.6 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
1.6.1 语料来源
1.6.2 体例说明
第2章 语缀
2.1 前缀
2.1.1 典型前缀
2.1.2 类前缀
2.2 中缀
2.3 后缀
2.3.1 典型后缀
2.3.2 类后缀
2.4 小结
第3章 指代
3.1 人称代词
3.1.1 人称代词的形式
3.1.2 人称代词的功能
3.1.3 人称代词的变通用法
3.2 指示代词
3.2.1 指示代词的形式
3.2.2 指示代词的功能
3.2.3 指示代词的变通用法
3.3 疑问代词
3.3.1 疑问代词的形式
3.3.2 疑问代词的功能
3.3.3 疑问代词的变通用法
3.4 小结
第4章 性状
4.1 性质形容词
4.1.1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
4.1.2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
4.2 状态形容词
4.2.1 加缀式
4.2.2 重叠式
4.2.3 错综式
4.2.4 四字式
4.3 小结
第5章 体貌
5.1 体貌概说
5.1.1 关于体貌的名称
5.1.2 关于体貌的定义
5.1.3 关于体貌的研究
5.2 体貌系统
5.2.1 完成体
5.2.2 进行体
5.2.3 持续体
5.2.4 经历体
5.2.5 将行体
5.2.6 起始体
5.2.7 继续体
5.2.8 已然体
5.2.9 反复貌
5.2.10 短时貌
5.2.11 尝试貌
5.2.12 重行貌
5.3 小结
第6章 双宾句
6.1 双宾旬的结构
6.1.1 典型双宾式
6.1.2 介宾补语式
6.2 双宾句的动词
6.2.1 典型双宾式的动词
6.2.2 介宾补语式的动词
6.2.3 能进入两式的动词
6.3 双宾句的宾语
6.3.1 双宾语的语义关系
6.3.2 双宾语的基本特征
6.3.3 双宾语的位移及隐现
6.4 双宾句的介引成分
6.5 歧义双宾句和混合双宾句
6.5.1 歧义双宾句
6.5.2 混合双宾句
6.6 小结
第7章 处置旬
7.1 处置句的类型
7.1.1 “把”字处置句
7.1.2 “拿”字处置句
7.1.3 “将”字处置句
7.1.4 “捉倒”处置句
7.1.5 混合处置句
7.2 处置表达的其他形式
7.2.1 受事前置句
7.2.2 一般动宾句
7.3 处置句的否定式
7.3.1 否定词置于处置词前
7.3.2 否定词置于处置词后
7.4 小结
第8章 被动句
8.1 有标记被动句
8.1.1 “把”字被动句
8.1.2 “把得”被动句
8.2 无标记被动句
8.2.1 句法结构
8.2.2 语义特征
8.2.3 语用价值
8.3 小结
第9章 否定旬
9.1 “不”类否定句
9.1.1 “不”字否定句
9.1.2 “不能”否定句
9.2 “有”类否定句
9.2.1 “有”字否定句
9.2.2 “有得”否定句
9.3 否定形式的比较
9.3.1 “不”与“不能、有、有得”
9.3.2 “不能”与“有、有得”
9.4 小结
第10章 疑问句
10.1 结构类疑问句
10.1.1 是非问句
10.1.2 特指问句
10.1.3 选择问句
10.1.4 正反问句
10.2 功能类疑问句
10.2.1 反问句
10.2.2 附加问
10.3 小结
第11章 结语
11.1 本书的基本认识
11.2 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