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消失的亿万富翁:更好的投资、财务决策指南
》
售價:NT$
357.0

《
新见明代南京仓场文书:天一阁藏公文纸本《国朝诸臣奏议》纸背文献整理与研究
》
售價:NT$
1785.0

《
逃避不可耻,但没用,如何走出回避型人格的困境?
》
售價:NT$
286.0

《
人生,体验而已
》
售價:NT$
301.0

《
中国近现代媒介批评史(1815-1949)
》
售價:NT$
2545.0

《
透过地理看历史全5套:战国篇+春秋篇+历史篇+大航海+三国篇
》
售價:NT$
2091.0

《
稻盛和夫与论语
》
售價:NT$
275.0

《
乐观和爱才是生活的解药(累计50万册畅销书《别想太多啦》作者新作 )
》
售價:NT$
306.0
|
編輯推薦: |
齐格蒙特·鲍曼用“有缺陷的消费者”(flawed consumer)一词来代指那些渴望消费主义,但实际上却被排除在外的人。
“有缺陷的消费者”真的找到了归属感吗?名牌包的标签之下,是自我?还是虚无?我们用钱购买体验、策划生活,继而打造出来的“楚门的世界”距离幻灭还有多久?从野餐到露营,从看展到打卡,跟风制造体验、把消费作为寻求自我的手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满足?还是迷失?我们生活在一个忙于寻找归属感的世界中,作为消费社会的公民,我们永远在获得满足的路上,而永远不会真正获得满足。我们日夜不停地生产,却创造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沮丧的消费世界。我们“外包了我们的自由”,并“贬低了我们的个性”。作者斯蒂芬迈尔斯分析了消费、工作、旅游、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探讨了消费文化如何殖民“体验”,揭示了“体验型社会”的内核在意识形态和心理社会层面存在的冲突。
批判性分析体验型经济,揭示资本主义日益精巧的日常渗透。
|
內容簡介: |
“有缺陷的消费者”真的找到了归属感吗?
工作真的能给我们提供消费所不能提供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吗?
我们利用体验、消费、品牌打造的“楚门的世界”,距离幻灭还有多久?
我们日夜不停地生产,却创造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沮丧的消费世界。
我们“外包了我们的自由”,并“贬低了我们的个性”。
这是一个自我的时代,也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时代。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一个自我实现大获成功的时代, 一个人类成为崇拜对象和价值观终极来源的时代。然而,从相反的角度看,我们目睹了自我的毁灭。
我们生活在一个忙于寻找归属感的世界中,作为消费社会的公民,我们永远在获得满足的路上,而永远不会真正获得满足。
当代资本主义不再只是要求我们购买物品,还要求我们购买体验。作者斯蒂芬·迈尔斯分析了消费、工作、旅游、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探讨了消费文化如何殖民“体验”,揭示了“体验型社会”的内核在意识形态和心理社会层面存在的冲突。
本书是对体验型经济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日益精巧的日常渗透。
|
關於作者: |
[英]斯蒂芬·迈尔斯(Steven Miles)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消费主义生活方式》(Consumerism as a Way of Life)、《消费空间》( Spaces for Consumption)。
|
目錄:
|
第一章 体验型社会
第二章 消费、身份与体验
第三章 休闲与旅游业
第四章 工作体验
第五章 自我技术
第六章 空间、场所和建筑的体验
第七章 体育景观
第八章 咖啡馆体验
第九章 消费资本主义重启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