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吴宓师友书札
》
售價:NT$
347.0

《
清朝生活实录
》
售價:NT$
403.0

《
人群行为识别理论与视觉AI技术研究
》
售價:NT$
826.0

《
个人经济体崛起时代 普通人的时代红利 黄金宝 王万军 著 披露超级个体爆红背后的秘密 创业 个体创业 平台创业 个人IP打造
》
售價:NT$
347.0

《
漫画少年学中华脊梁
》
售價:NT$
305.0

《
卡夫卡日记
》
售價:NT$
500.0

《
失衡的50年:不平等的起源和当代美国社会(比《乡下人的悲歌》更深刻,比《压裂的底层》更接近权力的真相!揭示美国精英主义如何破坏美国民主并摧毁美国梦!)
》
售價:NT$
352.0

《
手艺中国(中英)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齐格蒙特·鲍曼用“有缺陷的消费者”(flawed consumer)一词来代指那些渴望消费主义,但实际上却被排除在外的人。
“有缺陷的消费者”真的找到了归属感吗?名牌包的标签之下,是自我?还是虚无?我们用钱购买体验、策划生活,继而打造出来的“楚门的世界”距离幻灭还有多久?从野餐到露营,从看展到打卡,跟风制造体验、把消费作为寻求自我的手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满足?还是迷失?我们生活在一个忙于寻找归属感的世界中,作为消费社会的公民,我们永远在获得满足的路上,而永远不会真正获得满足。我们日夜不停地生产,却创造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沮丧的消费世界。我们“外包了我们的自由”,并“贬低了我们的个性”。作者斯蒂芬迈尔斯分析了消费、工作、旅游、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探讨了消费文化如何殖民“体验”,揭示了“体验型社会”的内核在意识形态和心理社会层面存在的冲突。
批判性分析体验型经济,揭示资本主义日益精巧的日常渗透。
|
內容簡介: |
“有缺陷的消费者”真的找到了归属感吗?
工作真的能给我们提供消费所不能提供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吗?
我们利用体验、消费、品牌打造的“楚门的世界”,距离幻灭还有多久?
我们日夜不停地生产,却创造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沮丧的消费世界。
我们“外包了我们的自由”,并“贬低了我们的个性”。
这是一个自我的时代,也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时代。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一个自我实现大获成功的时代, 一个人类成为崇拜对象和价值观终极来源的时代。然而,从相反的角度看,我们目睹了自我的毁灭。
我们生活在一个忙于寻找归属感的世界中,作为消费社会的公民,我们永远在获得满足的路上,而永远不会真正获得满足。
当代资本主义不再只是要求我们购买物品,还要求我们购买体验。作者斯蒂芬·迈尔斯分析了消费、工作、旅游、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探讨了消费文化如何殖民“体验”,揭示了“体验型社会”的内核在意识形态和心理社会层面存在的冲突。
本书是对体验型经济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日益精巧的日常渗透。
|
關於作者: |
[英]斯蒂芬·迈尔斯(Steven Miles)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消费主义生活方式》(Consumerism as a Way of Life)、《消费空间》( Spaces for Consumption)。
|
目錄:
|
第一章 体验型社会
第二章 消费、身份与体验
第三章 休闲与旅游业
第四章 工作体验
第五章 自我技术
第六章 空间、场所和建筑的体验
第七章 体育景观
第八章 咖啡馆体验
第九章 消费资本主义重启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