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科塔萨尔、鲍德温盛赞!20世纪百大经典to
》
售價:HK$
214
|
內容簡介: |
话语方式乃思维之方式,概念范畴乃话语之根本。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就是对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和逻辑范畴的一种追问,就是对马克思哲学“说什么” “如何说”“怎么说”“说给谁”“为何说”的一种求解,就是从话语分析视角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一种探究。
“返本”是为了更好的“开新”,“溯源”是为了更好的“向前”,“寻根”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以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探究为切入点,从思维方式和逻辑范畴层面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危机,以期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找到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解决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贫困问题。
|
關於作者: |
刘影,生于1989年,祖籍河南商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研究等。近年来,在《经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理论探索》《求索》《中国社科报》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近20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稿》、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思想年编》等多部学术研究专著的撰写与编纂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社科院马工程课题、中国社科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各1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10余项。
|
目錄:
|
绪论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22
三研究的框架结构26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28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9
第一章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内涵31
一哲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31
二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二维性33
三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三重表现37
四马克思哲学革命与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内在逻辑43
第二章马克思哲学话语的历史演变50
一《博士论文》:纯思辨的哲学话语50
二马克思哲学话语变革之径56
三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完成83
第三章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逻辑与突出特色92
一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生成逻辑92
二马克思哲学话语的突出特色102
第四章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若干维度113
一话语逻辑的转变:从思辨逻辑到现实逻辑113
二核心范畴的转变:从知性范畴到生活范畴119
三语言风格的转变:从晦涩难懂到通俗易懂123
四话语受众的转变:从小众话语到大众话语128
五话语功能的转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132
第五章马克思哲学话语革命的方法论原则138
一从生活中提炼概念138
二教哲学说“大众话”144
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说话150
四批判与继承相结合154
五回到书斋与走进社会相结合159
第六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原则164
一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述学立论164
二“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相结合169
三“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相结合174
四“借鉴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179
五“回到文本”与“面向现实”相结合186
第七章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境遇与路径191
一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现状191
二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机遇198
三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203
四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209
附录学术话语权的演化规律224
参考文献2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