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398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HK$
250

《
晚清高官在民国
》
售價:HK$
352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HK$
449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HK$
352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1265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HK$
398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HK$
449
|
內容簡介: |
公众参与立法是立法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题中之义。刑法立法公众参与聚焦中国刑法立法公众参与何以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更好发生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代之以笼统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分析,以建制化与非建制化类型化区分为视角讨论我国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现象及其规律;在研究内容上,基于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困惑和实践迷思提出党领导下立法商谈的理念方案,经由合理、完善的立法程序,立法者和公众的持续对话消解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限度”悖论,不断提升刑法立法的建构性、公共性和科学性。
|
關於作者: |
王群,男,汉族,江西九江人,1988年1月生。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0余项,合作出版著作2部,在《学习时报》《河北法学》等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3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2篇,执笔撰写的资政报告在《光明日报内参》《改革内参》《行政改革内参》等内参上刊发并多次获省部级领导签批。
|
目錄:
|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创新
第一章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范畴界定
一 刑法立法的概念
二 谁是公众
三 理解“参与”
第二节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一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和人大主导立法机制
二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背后的立法者
三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研究的特殊性
第二章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立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资源
一 刑法知识:把公众参与带回刑法立法的法治逻辑
二 人民主体:把公众参与带回刑法立法的政治逻辑
三 耗散结构:把公众参与带回刑法立法的自然逻辑
第二节 现实依据
一 立法现代化与刑法立法公众参与
二 数智技术与刑法立法公众参与
第三章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践图景
第一节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在中国:现状叙事
一 非建制化阶段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
二 建制化阶段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
第二节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在中国:若干规律
一 顺利的范例——以“醉驾”为何很快入刑为例
二 遇挫的范例——以“见危不救”为何入刑难为例
第三节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在中国:问题聚焦
一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困惑
二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践迷思
第四章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解局之道
第一节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困境归因
一 表层透视:立法者可能被遮蔽与公众可能被误导
二 深层反思:主体间平等真诚商谈观念阙如
第二节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可能方案
一 理念论:党导下的立法商谈方略
二 方法论:程序中主体间有效商谈
第五章 刑法立法公众参与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非建制化阶段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制度体系
一 刑法立法民意调查制度
二 通过社团组织参与刑法立法制度
三 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第二节 建制化阶段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制度体系
一 优化刑法立法信息公开制度运行
二 创设公众动议刑法立法草案制度
三 完善刑法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