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39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教材、第五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本版教材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需求,以教学和临床实用为前提,对上版教材进行修订,使教材更加实用和规范化,较上版进一步完善了二维码数字内容,为便于教学,教材设有学习目标、思政元素、知识链接、章末复习思考题等。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为概论,主要阐明针法灸法学的概念、特 点、历史发展和作用地位。第二章,介绍毫针刺法的 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第三章,简要介绍古代医家对刺法的论述。第四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灸法、拔罐法、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耳针、 头针、电针、穴位注射与药物敷贴、埋线、激光照射、磁疗、刮痧、针刀等技术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 |  
         
          | 關於作者: |   
          |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负责人,安徽省科普产品研发与科普创作示范团队负责人。现任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 |  
         
          | 目錄: |   
          | 绪论 / 1 一、 针法灸法的概念及特征 /1
 二、 针法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
 三、 针法灸法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7
 第一章 毫针刺法 / 9
 第一节 毫针结构与规格 /9
 一、 毫针结构 /9
 二、 毫针规格 /10
 第二节 毫针刺法练习 / 10
 一、 纸垫练针法 / 11
 二、 棉团练针法 / 11
 三、 自身练针法 / 11
 四、 相互练针法 / 11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 / 11
 一、 思想准备 / 11
 二、 患者体位 /12
 三、 针具选择与检查 /13
 四、 揣穴定位 /14
 五、 消毒 /14
 第四节 毫针刺法的基本方法 / 15
 一、 持针法 /15
 二、 进针法 /15
 三、 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17
 四、 行针手法 /18
 五、 留针与出针 /20
 第五节 毫针刺法的基本要求 / 20
 一、 治神与守神 /20
 二、 针刺得气 /21
 第六节 毫针刺法的补泻手法 / 23
 一、 针刺补泻的概念和原则 /23
 二、 单式补泻手法 /23
 三、 复式补泻手法 /25
 四、 针刺补泻效应的影响因素 /26
 第七节 针刺宜忌 / 26
 一、 施术部位宜忌 /27
 二、 患者状态宜忌 /29
 三、 患者病情宜忌 /29
 四、 时间因素宜忌 /30
 第八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30
 一、 晕针 /30
 二、 滞针 /31
 三、 弯针 /31
 四、 断针 /31
 五、 针刺后异常感 /32
 六、 针刺损伤 /32
 第二章 灸法 /35
 第一节 灸用材料 / 35
 一、 艾及艾制品 /35
 二、 其他材料 /37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 37
 一、 艾灸类 /38
 二、 非艾灸类 /43
 第三节 灸感、灸量和灸法补泻 / 44
 一、 灸感 /44
 二、 灸量 /44
 三、 灸法补泻 /45
 第四节 灸法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 45
 一、 灸法作用 /45
 二、 临床应用 /46
 第五节 施灸禁忌与注意事项 / 47
 一、 施灸禁忌 /47
 二、 注意事项 /47
 第三章 拔罐法和刮痧法 /49
 第一节 拔罐法 / 49
 一、 罐具种类 /49
 二、 操作方法 /50
 三、 拔罐法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53
 四、 注意事项 /54
 第二节 刮痧法 / 55
 一、 器具与介质 /55
 二、 操作方法 /55
 三、 临床应用 /59
 四、 注意事项 /60
 第四章 特殊针具刺法 /62
 第一节 三棱针法 / 62
 一、 针具 /62
 二、 操作方法 /62
 三、 临床应用 /63
 四、 注意事项 /64
 第二节 皮肤针法 / 64
 一、 针具 /64
 二、 操作方法 /65
 三、 临床应用 /65
 四、 注意事项 /66
 第三节 皮内针法 / 66
 一、 针具 /66
 二、 操作方法 /67
 三、 临床应用 /67
 四、 注意事项 /68
 第四节 火针法 / 68
 一、 针具 /68
 二、 操作方法 /69
 三、 临床应用 /69
 四、 注意事项 /70
 第五节 芒针法 / 70
 一、 针具 /70
 二、 操作方法 /70
 三、 临床应用 /71
 四、 注意事项 /71
 第六节 针法 / 72
 一、 针具 /72
 二、 操作方法 /72
 三、 临床应用 /72
 四、 注意事项 /73
 第七节 针刀疗法 / 73
 一、 针具 /74
 二、 操作方法 /74
 三、 临床应用 /83
 四、 注意事项 /84
 第八节 浮针疗法 / 86
 一、 针具 /86
 二、 操作方法 /87
 三、 临床应用 /90
 四、 注意事项 /91
 第五章 特定部位刺法 /92
 第一节 耳针法 / 92
 一、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93
 二、 耳郭表面解剖 /93
 三、 耳穴分布 /95
 四、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95
 五、 耳穴探察 /105
 六、 临床应用 /105
 七、 注意事项 /108
 第二节 头针法 /108
 一、 头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08
 二、 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08
 三、 操作方法 / 111
 四、 临床应用 / 111
 五、 注意事项 / 112
 第三节 腕踝针法 /112
 一、 腕踝针人体体表分区 / 112
 二、 进针点的定位和主治 / 113
 三、 操作方法 / 115
 四、 临床应用 / 115
 五、 注意事项 / 116
 第六章 腧穴特种疗法 / 117
 第一节 电针法 /117
 一、 电针仪器 / 117
 二、 操作方法 / 118
 三、 临床应用 /120
 四、 注意事项 /120
 第二节 穴位注射法 /121
 一、 注射用具及常用药物 /121
 二、 操作方法 /121
 三、 临床应用 /122
 四、 注意事项 /123
 第三节 穴位敷贴法 /124
 一、 敷贴药物 /124
 二、 操作方法 /125
 三、 临床应用 /125
 四、 注意事项 /126
 第四节 穴位埋线法 /126
 一、 埋线器材 /126
 二、 操作方法 /127
 三、 临床应用 /128
 四、 注意事项 /128
 第五节 穴位磁疗法 /129
 一、 磁疗仪器 /129
 二、 操作方法 /129
 三、 临床应用 /131
 四、 注意事项 /131
 第六节 穴位激光照射法 /132
 一、 激光针仪器 /132
 二、 操作方法 /133
 三、 临床应用 /133
 四、 注意事项 /133
 第七章 实训指导 / 135
 第一节 毫针刺法训练 /135
 一、 毫针练针法练习 /135
 二、 毫针刺法基本手法练习 /135
 三、 毫针单式补泻手法练习 /137
 四、 毫针复式补泻手法练习 /138
 第二节 灸法训练 /139
 一、 艾炷灸法练习 /139
 二、 艾条灸法练习 /139
 三、 温针灸法练习 /140
 四、 其他灸法练习 /140
 第三节 拔罐法和刮痧法训练 /141
 一、 拔罐法练习 /141
 二、 刮痧法练习 /142
 第四节 特殊针具刺法训练 /144
 一、 三棱针法练习 /144
 二、 皮肤针法练习 /144
 三、 皮内针法练习 /145
 四、 火针法练习 /146
 五、 芒针法练习 /147
 六、 针法练习 /147
 第五节 特定部位刺法训练 /148
 一、 耳针法练习 /148
 二、 头针法练习 /149
 三、 腕踝针法练习 /150
 第六节 腧穴特种疗法训练 /151
 一、 电针法练习 /151
 二、 穴位注射法练习 /152
 三、 穴位敷贴法练习 /153
 四、 穴位埋线法练习 /153
 五、 穴位磁疗法练习 /154
 六、 穴位激光照射法练习 /155
 附录一 古代医籍论刺灸法 / 157
 一、 《黄帝内经》论刺灸法 /157
 二、 《难经》论刺法 /164
 三、 其他医籍论刺灸法 /166
 附录二 针法灸法研究进展 / 175
 一、 针法研究进展 /175
 二、 灸法研究进展 /179
 三、 现代针灸器材的研制与应用 /181
 附录三 针法灸法操作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细则/ 183
 一、 毫针刺法考核评分细则 /183
 二、 艾炷灸法考核评分细则 /184
 三、 艾条灸法考核评分细则 /184
 四、 温针灸法考核评分细则 /185
 五、 拔火罐法考核评分细则 /185
 六、 三棱针法考核评分细则 /185
 七、 电针法考核评分细则 /186
 主要参考书目 / 187
 |  
         
          | 內容試閱: |   
          | 针法灸法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在教材的编写上,我们以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为原则,结合高职高专教学实际,全面反映本学科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掌握临床常用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熟悉和了解其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以适应针灸临床工作的需要。 全书共分绪论、七个章节及三篇附录。绪论主要阐明针法灸法的概念、特征、起源与发展,并介绍针法灸法的基本内容及学习方法。第一章介绍毫针刺法的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第二章介绍灸法的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介绍拔罐法和刮痧法、三棱针法等特殊针具刺法、耳针法等特定部位刺法、电针法等腧穴特种疗法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七章主要介绍针法灸法实训指导内容。附录部分简要介绍了古代医籍论刺灸法、针法灸法研究进展和针法灸法操作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细则。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以原4 版教材为基础,总结和汲取教材的编写经验和成果,发扬长处,研讨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和临床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将针法灸法的课程特点与高职高专重视专业技能训练的特点相结合,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注重课程教学与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相结合。在章节设置上,将实训指导部分独立为一个章节,供实训教学参考。本版教材还加入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思政元素”等模块,并配套有二维码数字增值服务。
 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中医药大学、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贴近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但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不断完善。
 《针法灸法》编委会
 2023 年4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