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法律有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团队成果集

書城自編碼: 391263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法学文集/经典著作
作者: 樊伟、张渝、张伟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085915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小津安二郎大全 》

售價:NT$ 704.0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帛书老子校注析 》

售價:NT$ 500.0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国家、社会与大学:1700—1914的德国 》

售價:NT$ 439.0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售價:NT$ 449.0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售價:NT$ 305.0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NT$ 1010.0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售價:NT$ 459.0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售價:NT$ 65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36
《洞穴奇案 全新译文修订本,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经典读本,精装》
+

NT$ 811
《民法总则(第二版)陈华彬 民法基本理论制度及演进历程梳理》
+

NT$ 867
《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成果汇编(2020-2021)北京市》
+

NT$ 250
《改变美国的律师们(青蓝人文)》
+

NT$ 1188
《天下·论法的精神》
+

NT$ 245
《论财产权:约翰·洛克和他的对手(汉译名著18)》
內容簡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中的现实问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理论和实务研究迈向深入,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团队”。 团队于2021年5月和2022年5月,面向全国高校本硕博学生,连续举办了两届“公共法律服务”主题征文比赛,同时于2021年11月面向全国高校硕博生,公开招标发布了专项研究课题,并于2022年6月顺利完成了其中部分项目的结项工作。团队筛选了一共19篇优秀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集结出版为本成果集。
關於作者:
主编: 樊伟,男,1966年生,四川西充人,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秘书四处处长、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文明办主任(兼)。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近20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副主编: 张伟,男,1981年生,湖南南县人,法学博士、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法律史、监察史、法人类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微课比赛二等奖,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现代法学》《法学评论》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
张渝,女,1970年生,重庆沙坪坝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法律史、中华传统文化等。出版著作6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主研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
目錄
目录

上篇 学术论文
数字技术驱动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平台构建与运作机理———以杭州市高新区“一码解纠纷”为例
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改革的推进路径——以浙江省永康市“龙山经验”展开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可持续性困境及其应对
公共法律服务融入乡村治理的三重演进逻辑
美国公共法律服务制度形成及其困境应对——兼评对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启示/侯嘉淳
园区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法律问题研究
高校法律人才:公共法律服务的后备力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构建路径试析
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的协同立法保障
从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责任论《法律援助法》的性质
下篇 研究报告
以手语普法为抓手,优化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权益维护
建党以来人民调解制度的百年演变历程与经验成就研究
大数据融合下诉源智治新范式的构建
司法所助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报告
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创新视角下成渝地区律师服务改革研究
数据公益捐赠所得税扣除的理论证成与制度构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律援助一体化研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鉴定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
“主体—行为”的二元整合治理:第三次分配中慈善事业的治理路径研究
內容試閱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指明了道路与方向。近年来,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这是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基础,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西南政法大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对接中央要求和国家战略,聚焦自身办学特色,于2020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迅即把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作为抓好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做强法治中国人才支撑的重要方式,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做在社会服务切实处。
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团队”项目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本项目依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一级学科优势,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充分发动校内校外资源、发掘理论实践经验,对接成渝地区实践,致力于打造一支以公共法律服务理论提升为基础,以公共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主义先进法治文化传播为方向,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为绩效,集公共法律服务、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理论研究、法治人才教学为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团队。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始终围绕成渝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便利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主要任务开展工作,为构建成渝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共同体注入了新的动力。两年来,团队成员开展的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新技术支持下的“党建+公共法律服务”的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项目团队也在推进智力支持、推动智库建设、推广智慧方案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产出,反映出我们对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鲜明特征和内涵底蕴的认识不断深入,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工作进入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实施阶段,对于推动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当然,作为对一个新研究领域的初猎,这些成果中的部分观点还值得商榷,对部分问题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但为了传播、交流大家的前沿理念和先进经验,更为了激发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研究创新活力,我们还是决定将这些研究成果遴选一部分辑集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而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须臾离不开法治人才的保驾护航。但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仍然存在总量偏小、质量不高、经验不足等问题,难以完全适应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日益多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目标的实现,提供稳定的人才储备。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更需要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在学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探讨将更加丰富多元,也将推进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议题的对话更深、更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