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 內容簡介: |
|
与中国古代诗歌、小说、戏曲在域外的译介与传播相比,中国古代散文的域外译介较少系统研究。本书在以法语为载体的文化系统中,考察中国古代散文1919—2019年间在法国的范畴界定、文本选择、接受阐释和传播效果等基本情况,分析复杂译介与传播现象之间的关系,探究百年间其译介与传播的历史脉络、功能特征和运作机制,以及从政治到审美、从边缘到热点、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向。
|
| 關於作者: |
|
唐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法国汉学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的译介》《阿兰·罗伯-格里耶在中国的接受与反思》等。出版译著《当美拯救我们》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中国古典散文在法国的翻译与接受研究(1919-2019)”(21FYB048)。
|
| 目錄:
|
绪论
第一部分 历史流变: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的界定与范畴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在中国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在法国
第三节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在中国与法国的差异
第四节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移植”法国后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的翻译史
第一节 翻译序幕的拉开:1919—1949年
第二节 繁花似锦的翻译热潮:1950—1999年
第三节 翻译传统的延续与创新:2000年至今
第二部分 译者研究:中国古代散文法译的策略与选择
第三章 整体翻译:马古烈翻译研究
第一节 翻译对象的借鉴与选取
第二节 翻译方法的选择与效果
第三节 历史语境下的整体翻译观
第四章 文类翻译:赫美丽翻译研究
第一节 博士论文研究主题的继续
第二节 山水游记与清言小品翻译
第三节 侧重意译的翻译方法与得失
第四节 市场导向下的文类翻译观
第五章 学术翻译:费扬翻译研究
第一节 以研究为导向的翻译选择与行为
第二节 “赋”与“记”选文标准的确立
第三节 以专业读者为导向的经典翻译
第四节 研究导向下的学术翻译观
第三部分 接受研究:学者与大众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散文
第六章 法国学者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散文史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散文学术论文
第三节 中国古代散文译本书评
第七章 法国大众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接受
第一节 出版社发行宣传对接受的推动
第二节 高等院校图书馆馆藏现状
第三节 书店销售与读者反馈
结论
附录一 外文书籍与期刊译名列表
附录二 中国古代散文法译本出版信息汇总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