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755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505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347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28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755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296
 
  《 
			消息(贾平凹新书,长篇笔记体小说)
			》
 售價:HK$ 
			352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857
 
 
 | 
         
          | 內容簡介: |   
          | 《小学音乐学科固定音高乐器特色课程设计》基于小学音乐教师致力“器乐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并归纳可复制的、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和可借鉴的特色课程文本;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包括学唱歌曲、听赏音乐的过程中,既学会固定音高乐器的演奏技能,又借助乐器的功能丰富音乐感受、深化音乐体验,辅助学生从听、唱、奏、创等多方面提升音乐能力与素养。此外,本著有助于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研修形态的形成,并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  
         
          | 關於作者: |   
          | 邰方,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首批名师后备人选;曾获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园丁奖等荣誉称号。任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外聘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外聘教授。先后于复旦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专著。 
 张莉珉,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后备人选;曾获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任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基地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先后于上海教育出版社、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等出版多部专著。担任上海市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上海市在线教学视频审查专家,义务制教育教材业务指导专家,上海市数字化转型资源审核专家等。
 |  
         
          | 目錄: |   
          | 序 前言
 第一篇欢乐口风琴
 第二篇多彩口风琴
 第三篇小鲤畅游口风琴
 第四篇风传灵音
 第五篇陶园口风琴
 第六篇笛声欢唱
 第七篇趣味竖笛伴我成长
 第八篇竖笛吹吹乐
 第九篇我是小小风琴迷
 尾记项目转化教师培训课程,落实“教、研、训”一体化
 |  
         
          | 內容試閱: |   
          | 序 电脑屏幕上呈现的是邰方老师、张莉珉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小学音乐学科固定音高乐器特色课程设计》的书稿。这是上海市徐汇区区内9位一线小学音乐教师在邰方、张莉珉带领和指导下的教研成果。
 
 慢慢翻看书稿,我的思绪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那个年代的音乐教学似有似无,幸好我在家里翻到了一把旧口琴。因为喜欢,就有动力去自学。过不多久,我就能用这把旧口琴吹出我心爱的乐曲了。在吹乐的过程中,我还慢慢摸索着学会了读简谱,这把口琴陪伴我走过了童年、少年时期。以这把旧口琴为起点,我还陆陆续续地学了多种乐器。1978年我以器乐演奏考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直至成为一位专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回想起来,这一切均缘起一把旧口琴。和那个年代比起来,现在社会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不少,不少学生有了学习钢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的经历。但我想说的是,无论学哪种乐器,哪怕是一把小小的口琴也能把孩子带入美好的音乐世界。
 
 固定音高器乐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推进了好多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就已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口琴、竖笛等固定音高乐器教学。不久,口风琴、陶笛等固定音高乐器也进了课堂。那时每隔两到三年,会进行一次中青年音乐教师课堂器乐教学大奖赛。我有幸多次担任评委工作,目睹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推广器乐进课堂的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但在那些年里,器乐进课堂大多还是将器乐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器乐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大多也是零打碎敲不成系统。这次看到了这本《小学音乐学科固定音高乐器特色课程设计》后我欣喜地发现,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在导师的帮助下,系统化、整体性地总结、提炼器乐教学的经验,并且能够按照徐汇区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要求对固定音高乐器教学进行了微课程开发研究。9位学员学习并依托《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从课程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课堂实践案例等方面由上至下地对固定音高乐器教学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与实践,并将成果立于文字。在我的认识范围内,这种立意高、视野宽、路径明、方法新的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少见的。读了这本书稿后我不免感叹:如果五六十年前我能遇到9位老师中的一位,那我在学习口琴的道路上得少走多少弯路啊!
 
 最后想提一笔的是:我和邰方老师、张莉珉老师亦师亦友多年。看到她们两位现已成为上海中小学音乐教师中的领军人物,不禁要为她俩竖起大拇指点个赞!与此同时,看到9位老师的研究成果,作为一位老音乐教师不禁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张荫尧
 二〇二三年五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