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NT$
218.0

《
流动的白银(一部由白银打开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
售價:NT$
296.0

《
饮食的谬误:别让那些流行饮食法害了你
》
售價:NT$
296.0

《
三千年系列:文治三千年+武治三千年+兵器三千年
》
售價:NT$
915.0

《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精) 新版
》
售價:NT$
347.0

《
赖世雄经典英语语法:2025全新修订版(赖老师经典外语教材,老版《赖氏经典英语语法》超32000条读者好评!)
》
售價:NT$
305.0

《
影神图 精装版
》
售價:NT$
653.0

《
不止于判断:判断与决策学的发展史、方法学及判断理论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10版在保持第9版基本体系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充实了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既保持教材的稳定性,又紧贴时代热点,具有时代性。
|
目錄:
|
绪论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和不同的历史形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二、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哲学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与时代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第四节 学习哲学,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价值和意义
*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三、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
二、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的物质性
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人的意识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
二、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章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及其基本环节
*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三、普遍联系和系统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的实质及其过程性
二、发展的规律性
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本质和现象
二、内容和形式
三、全局和局部
……
第三章 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五章 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基本结构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第七章 社会意识与社会文明的发展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10版修订说明
|
內容試閱:
|
*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运用科学的实践观点,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阐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从而正确地全面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和统一的基础,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至于什么是物质?历来是唯物主义探索的主题: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直观地归结为水、火或气等具体实物;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当时科学所揭示的原子这一具体物质形态当作“宇宙之砖”。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规定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科学水平及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等的限制,毕竟只是非科学的设想,经不起实践与科学发展的检验,也难以驳倒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范畴的合理性认识,汲取了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总结了同唯心主义斗争的丰富历史经验,对物质从哲学上作出*概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给物质所作的这个定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
|